房市急凍!國泰金調查:近7成民眾認為現在不是買房時機
買賣雙方陷入僵持,房市交易量能急速萎縮,台灣房市正面臨史上最冷的夏天
根據國泰金控最新公布的2025年8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台灣房市買氣已降至冰點。數據顯示,買房意願指數暴跌至-50.5,賣房意願指數也同步下滑至-33.6,創下近年來新低紀錄。這項調查於8月1日至7日進行,成功回收12,680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有68.8%的民眾認為現在不是買房時機,同時有58.7%的民眾認為現在不是賣房時機。
房市陷入雙向凍結困境
這種買賣雙方同時觀望的態度,導致房市交易陷入近乎停滯的狀態。此次調查結果顯示買家還在等待價格進一步下跌,期盼獲得更好的入手價格,或者等待房貸緊縮政策結束後再進場。另一方面,賣家則認為當前房價正在緩慢修正中,無法賣到理想價位或滿意利潤,因此也不願意在此時出售房產。這種僵局對房仲業造成嚴重衝擊。市場交易量急凍,代銷業者首當其衝,許多代銷公司今年已出現虧損,十大代銷公司今年成交量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部分大型代銷只能透過提高自建案比例,來平衡代銷案成交量嚴重萎縮帶來的營收壓力。
多重因素導致市場冷卻
房市冷卻背後是多重因素的疊加效應。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政策於2024年9月實施,嚴格限制貸款成數與寬限期,被業界稱為「金龍海嘯」的打炒房措施,對房市產生持續性影響。同時,銀行房貸水位緊俏也是關鍵因素。部分銀行放款已達滿水位,甚至對內下達限貸令。台中甚至傳出有銀行壓縮貸款成數,出現「N+1」拆分成數模式以及固定3.1%利率等情況。銀行在這波限貸環境下獲利豐厚,「利率越喊越高,反正民眾還是要跪著求借錢」。
經濟前景不明加劇觀望
國泰金調查還顯示,民眾對經濟前景的擔憂也是房市冷卻的重要原因。景氣現況樂觀指數下降至-35.6,展望樂觀指數也同步走弱至-39.9。大額消費意願指數下滑至-1.7,雖然耐久財消費意願指數微幅走高至-19.2,但仍處在低檔。民眾對於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平均預期值下降至2.59%,低於主計總處預測的3.1%。通膨預期方面,平均預期值為2.25%,高於主計總處預估的1.88%。這種對經濟成長保守、對通膨預期相對較高的心態,進一步強化了民眾的觀望情緒。
市場何時回暖仍是未知數
面對當前的房市凍結狀態,專家們對市場何時回暖看法分歧。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警告,目前房市搶貸八大亂象不除,房市交易恐陷癱瘓。他提出四大金融鬆綁解方,建議央行應採取更積極措施化解危機。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則表示,房地產市場沒有貸不到款的,只有是否可以接受的利息和成數。他認為以過去兩年成交的建案來看,房市目前只有平轉,沒有斷頭賣壓。對於今年下半年房市,他預期「沒有激情,將呈現量縮價緩修的格局」。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則呼籲,政府千萬不要再干預市場,讓房市回歸市場機制調節。他也向房地產同業喊話,要求業者更應自我約束,別再逼政府出手干預房市。
購屋族的應對策略
在這個市場不明朗的時期,專家建議購屋族可以考慮選擇「無綁約」的房貸方案,以房貸順利核撥為優先選項,利率則是其次。交屋之後若對原房貸方案不滿意,再轉貸到利率較低的銀行。
不過轉貸前也需要仔細評估相關費用,包括塗銷費、開辦手續費等全部成本,以及火險、房貸壽險與原銀行的費用差異。最重要的是確認原銀行房貸有無綁約、綁約期限,避免提早解約而需要賠付違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