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寒冬持續!六都4月交易量年減26% 創七年新低
當前台灣房市正經歷一場深度調整期。根據最新統計,六都4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僅1.69萬棟,不僅較3月衰退7.3%,更較去年同期大幅縮水26.3%,創下近七年同期新低。這場由多重因素引發的房市寒流,短期內似乎看不到盡頭。
▍六都交易全面熄火 高雄年減逾四成最慘
從各都會區表現來看,4月僅台南市呈現月增10%的反彈,其餘五都均顯疲態。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六都全面衰退,其中高雄市年減幅度更高達40%,新北、台南年減幅也超過30%。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新北、台南、高雄三都分別創下近九年和近八年同期最低交易量,顯示這波房市冷鋒來勢洶洶。
▍三重打擊重創房市動能
信用管制持續發酵: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導致銀行放貸標準趨嚴,房貸核貸成數普遍下調5-10%,直接衝擊購房能力。
關稅戰陰霾籠罩:4月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雖暫緩90天,但已重創出口導向的台灣經濟信心,股市震盪連帶影響房市預期。
季節性因素夾擊:適逢報稅季節,資金排擠效應明顯,加上傳統民俗月將至,進一步壓抑交易意願。
▍房仲業:買方市場特徵浮現
市場出現三大轉折信號:
議價空間擴大至5-8%
平均銷售週期延長至3個月以上
投資型產品掛牌量增加15%
當前買方市場特徵日益明顯,但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仍達10-15%,導致交易量持續低迷。尤其總價2000萬以上的產品,去化速度明顯放緩。
▍後市展望:等待兩大轉機
國際局勢明朗化:美國關稅政策最終走向將決定資金回流房市的時程
貨幣政策轉向:若Fed下半年啟動降息循環,台灣央行可能跟進調整
專家建議,現階段有意購屋者可把握三大原則:
優先選擇有實質建設支撐的蛋白區
善用議價空間爭取10%以上折扣
要求建商提供彈性付款方案
這場房市調整期預計將持續至第三季,短期內建議保守因應。對於首購族而言,或許正是難得的進場契機,但務必謹慎評估還款能力,避免過度槓桿操作。
#房市寒冬 #買賣移轉 #關稅衝擊 #信用管制
(您認為這波房市低迷會持續多久?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