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房市冰火兩重天!鶯歌餘屋暴增47% VS 中和逆勢去化13%
新北房市驚現「鬼城v.s.黃金城」!鶯歌新屋慘淪票房毒藥 中和捷運宅卻在偷偷漲價
2024年是新北房市極度分化的一年。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在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實施後,新北市各區5年內新成屋待售量出現戲劇性變化:鶯歌區待售量暴增47%,增加261戶;相反地,中和區卻減少13%,減少198戶,成為新北市銷售去化最理想的區域。房產達人 張惠山 表示,這一增一減之間,折射出當前房市最真實的冷暖寫照。
信用管制下的市場震盪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發現,2024年第4季六都屋齡5年內的待售物件中,新北市存量達20,542宅,總量居六都之冠。若與2024年第2季的20,452宅相比,整體增加90間。進一步分析新北市各區表現,待售新成屋存量最多的是板橋,2024年第4季有3,526宅。但半年間增加幅度最多的區域卻是鶯歌區,增幅高達47%,其次為新店區、三重區,這些區域在下半年都增加了超過200間待售新屋。這種「蓋的速度大於賣的速度」的現象,在信用管制後顯得格外明顯。
鶯歌的供過於求困境
鶯歌區新屋銷售遲緩的原因可歸結於「供給快速成長,但需求有限」。捷運三鶯線動工雖然帶來話題和利多,促使建商積極推案,但當地自住買盤主要以區域內的剛性需求為主,外來人口導入不足。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比價效應」。鶯歌的生活圈鄰近桃園,購屋者容易將當地房價與桃園進行比較,導致去化速度有限。市場期待隨著三鶯線預計在2025年底通車,通車前有機會陸續消化一些案量。
中和區的穩健去化模式
與鶯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和區的表現。2024年下半年,中和區待售量減少198宅,減幅達13%。這種去化速度比新增速度更快的現象,同樣出現在八里區和土城區,這兩區也有約1成的減幅。中和區能夠有效去化待售物件的關鍵在於其「成熟發展與穩定需求」。中和區發展成熟,人口密集,自住剛性需求強,租賃需求也多,市場發展基礎厚實。加上中和素地有限,位置好的捷運沿線可開發土地稀少,因此供給以高屋齡物件居多。
房產達人 張惠山 指出,5年內的房子只要價格與實價登錄行情差不多,就很容易成交,尤其是捷運沿線或市中心精華區段。新案受供不應求之惠,買氣與價格表現都相當平穩。
區域認同度與客群分析
中和區的另一個優勢是「居民在地認同度高,換屋動能強」。觀察線上新建案銷售反應,位於連城路的指標案「和御」就有5-6成比例為中和當地客,其他還包括板橋、萬華的外溢客群。這種強烈的區域認同感和穩定的本地客源,為中和房市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市場展望與建議
房產達人 張惠山提醒,新北房市這種分化現象預計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對於購屋者來說,這種市場環境反而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和議價空間。在鶯歌等供過於求的區域,買方可能有較大的議價優勢;而在中和等需求穩健的區域,房價則可能保持相對穩定。投資人應注意,捷運等交通建設題材雖然能帶動區域發展,但最終還是需要實際需求支撐。鶯歌區在三鶯線通車後,是否能真正吸引外來人口入住,將是決定當地房市能否好轉的關鍵因素。
張惠山(山哥來了)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128101607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官網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unyang591
日盈不動產社會住宅包租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