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交屋前才知貸不到!購族族陷『房貸風暴』2026恐爆交屋違約潮

交屋前才知貸不到!購族族陷『房貸風暴』2026恐爆交屋違約潮
M-news 交屋前才知貸不到!購族族陷『房貸風暴』2026恐爆交屋違約潮 近期房市出現一個令人憂心的現象:越來越多購屋族面臨貸款核貸不足的困境。這波風暴不僅席捲投資客,更讓許多單純想安身立命的自住客陷...

交屋前才知貸不到!購族族陷『房貸風暴』2026恐爆交屋違約潮

近期房市出現一個令人憂心的現象:越來越多購屋族面臨貸款核貸不足的困境。這波風暴不僅席捲投資客,更讓許多單純想安身立命的自住客陷入交屋危機。

從預售屋買主到換屋族,不同背景的購屋者突然發現,自己竟成了銀行緊縮放貸下的「受災戶」。

 

這場貸款危機的源頭,可追溯至央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與金管會加強監管後,銀行放貸態度從寬鬆轉為嚴格。過去「貸款八成不是夢」的榮景已不復見,如今連首購族都可能因收入條件、房屋地段非主流,或是房價上漲觸及豪宅標準等因素,面臨貸款成數大幅縮水的窘境。更令人無奈的是,這些購屋者多數是在政策轉向前簽約,如今卻要獨自承擔政策轉彎的苦果。

 

預售屋買賣契約雖有相關保障條款,但實際執行卻困難重重

契約第18條規定,若因政策改變導致貸款不足30%,買方可選擇分期清償或解約。然而現實中,分期清償往往限於建商當初承諾貸款條件的個案。這迫使許多買方不得不尋求二胎貸款或民間融資來補足缺口,反而加重財務負擔。解約看似是選項,但對已目睹房價飆漲的買方而言,放棄現有合約就意味著永遠失去購屋機會,形成進退兩難的困境。

 

這場貸款危機暴露出政策設計與現實脫節的問題

當政策急轉彎時,受衝擊最大的往往不是投機客,而是資訊與資源相對弱勢的一般購屋者。一位購屋者無奈表示:「當年以800萬元買的預售屋,現在市價已漲至1,200萬元,就算貸款不足,我也捨不得解約。」這種心態,正反映出現行制度缺乏合理的過渡與補償機制,迫使民眾在財務風險與居住需求間做出艱難抉擇。

 

房市政策的本意應是維持市場穩定,但當政策調整過於劇烈時,反而可能製造新的問題。這波貸款緊縮風暴提醒我們,任何政策都應考量實際執行的落差,並為過渡期設計緩衝機制。否則,最終為政策買單的,可能正是政策原本想要保護的那群人。在追求市場健全的同時,如何避免傷及無辜,將是主管機關必須正視的課題。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