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降價反而更快成交的3大心法!行銷專家:第2招讓買方搶著加價
賣房的迷思—降價真的萬靈嗎?許多屋主在委託賣房時,最常聽到房仲說:「價格再降一點,比較好賣!」但降價真的是唯一解嗎?房仲是否真的願意全力推銷,還是只求快速成交?
事實上,「降價」未必是贏家策略,真正影響成交的關鍵在於:
物件條件(屋況、地段、需求匹配度)
行銷方式(曝光管道、文案包裝、目標客群鎖定)
房仲專業度(是否積極帶看、分析市場反饋)
本文將從「房仲心態」、「定價策略」、「替代方案」三大面向探討,幫助賣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銷售模式!
1. 房仲為什麼一直叫你降價?背後有兩種可能
(1) 市場現實:買方出價就是低
如果附近類似物件成交價確實下滑,或你的開價明顯高於行情,房仲會建議調整價格以貼近市場。
但關鍵在於:房仲是否提供「具體數據」支持降價建議?
如果只是模糊說「現在市場不好」,卻沒拿出實價登錄或近期成交案例,可能只是為了「快速成交」。
(2) 房仲心態:想省力氣,追求速效
部分房仲偏好「低價物件」,因為:
容易帶看:買方看到「CP值高」的標的,意願較高。
成交快:縮短銷售週期,房仲可快速賺取佣金。
但對屋主來說,降價未必能換來更好的結果,反而可能少賺數十萬甚至百萬。
屋主應主動問房仲:
「最近周邊類似物件的成交價是多少?」
「我的房子有哪些優勢可以強調?」
「除了降價,還有哪些行銷方式能增加曝光?」
2. 降價賣真的「穩贏」嗎?三種常見陷阱
陷阱1:降價後,買方繼續砍
有些買方看到降價,反而覺得「還有空間」,繼續殺價,導致惡性循環。
陷阱2:吸引到「撿便宜客」,反而難成交
低價可能吸引「投資客」或「純比價族」,這類買方通常更挑剔、議價更狠,甚至簽約前反悔。
陷阱3:降價卻沒配套,曝光依然不足
如果房仲只是調低價格,卻沒加強行銷(如:拍攝專業影片、投放廣告),降價效果有限。
3. 不降價,還能怎麼賣?「三大替代策略」
如果不想直接降價,可以嘗試以下方法提升成交機率:
策略1:強化包裝,凸顯物件價值
專業攝影+影片:讓買方線上就能感受房屋優點。
精準文案:例如「稀有邊間三房」、「學區步行5分鐘」,吸引目標客群。
虛擬導覽(VR):方便外地買方遠距看屋。
策略2:鎖定「高需求客群」
如果是學區房,主動推給家有小孩的家庭。
若是捷運宅,可瞄準通勤族或投資收租客。
策略3:調整付款條件或附帶價值
彈性付款:例如「賣方提供部分貸款」。
贈送裝潢或家具:提升買方購買意願。
降價不是唯一解,關鍵在「有效行銷」
1. 先確認市場行情:如果開價確實偏高,適度調整是合理的,但需有數據支持。
2. 選擇積極的房仲:好的房仲會提供「行銷計劃」,而非只叫降價。
3. 嘗試替代方案:強化包裝、鎖定客群、調整付款條件,都可能比降價更有效。
如果房仲只會叫降價,卻沒具體作為,考慮換一家!
賣房是「策略戰」,不是「價格戰」,找到適合的方法才能創造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