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看中一個有壁癌的物件,房仲說問題不大,價格合理可以買嗎?

看中一個有壁癌的物件,房仲說問題不大,價格合理可以買嗎?
M-news 看中一個有壁癌的物件,房仲說問題不大,價格合理可以買嗎? 最近看了一個很喜歡的物件,已經下了斡旋,準備和屋主面談。但發現房子有壁癌問題,原本以為是大樓公共管線造成,後來屋主透露可能是「一年...

看中一個有壁癌的物件,房仲說問題不大,價格合理可以買嗎?

最近看了一個很喜歡的物件,已經下了斡旋,準備和屋主面談。但發現房子有壁癌問題,原本以為是大樓公共管線造成,後來屋主透露可能是「一年前重拉熱水管埋太淺」導致。因為壁癌可大可小,加上這間房子買來是要出租(非自住),目前談到的價格大約是一年前的實價登錄行情,所以很猶豫該不該下手。想請大家給點建議!

 

綜合分析與建議:該買還是不買?

 

1. 釐清壁癌的真正原因與修復成本

壁癌的嚴重性取決於源頭,不同原因會影響後續處理方式與費用:

如果是「熱水管埋設不當」:相對好處理,只需局部開牆、重新埋管並做好防水,費用約3~8萬元(視範圍大小)。

如果是「大樓公共管線滲漏」:可能需管委會協調修繕,耗時較長,甚至涉及外牆工程,成本難以掌控。

最壞情況:結構性滲水(如地基或混凝土裂縫):修復成本高(10萬以上),甚至可能影響房屋價值。

 

建議行動:

聘請專業驗屋師檢測,確認滲水源頭,並估算修復費用。

要求屋主提供「熱水管重拉」的施工紀錄,確認是否在保固期內。

若確定是屋主自用管線問題,可要求「修繕抵扣」或「降價」。

 

2. 價格是否真的划算?比對市場行情

屋主開價是一年前的實價登錄價格,但過去一年房價走勢如何?

若同社區近期成交價已上漲,這個價格可能合理,但需扣除壁癌修繕成本。

若房價持平或下跌,表示你並未撿到便宜,甚至可能買貴。

 

建議行動:

查詢「同社區、同坪數、近半年成交價」,確認當前行情。

計算「合理入手價」=市場價-修繕費用-風險折價(至少再砍5~10%)。

若屋主不願降價,可要求「交屋前修復完成」或「從尾款扣修繕費」。

 

3. 出租考量:修繕後是否好租?租金投報率如何?

即使修好壁癌,租客是否會在意?租金會不會受影響?

 

如果壁癌位置明顯(如客廳、浴室),租客可能介意,甚至要求降租。

若修復完善(重新粉刷、無痕跡),影響較小,但仍需比周邊便宜5~10%才有競爭力。

 

建議行動:

調查周邊類似物件的租金行情,評估修繕後能否達到理想投報率(至少2.5%~3%)。

若修繕成本高,可考慮「輕裝修+低租金策略」,吸引預算型租客。

 

4. 法律風險:如何避免買到問題屋?

壁癌若未妥善處理,未來可能衍生租客糾紛或轉售困難。

合約保障:在買賣合約中註明「壁癌由賣方負責修復」,或「交屋後X天內發現結構問題可解約」。

房東保險:投保「住宅出租險」,涵蓋因房屋瑕疵導致的租客索賠。

 

最終決策建議:買 vs. 不買?

可以買,但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壁癌問題明確且修復成本可控(<10萬元)。

價格低於市場行情,且扣除修繕費後仍划算。

出租投報率達標(至少2.5%~3%)。

合約有保障(如賣方負責修繕或同意降價)。

 

建議放棄的情況:

壁癌可能涉及大樓公共管線或結構問題,修繕複雜且成本高。

屋主不願降價或配合修繕,未來風險自負。

同社區有更好選擇,沒必要冒險。

 

網友經驗分享

網友A:曾買過壁癌屋,花8萬修好後出租5年沒問題,但當初砍價15%才入手。

網友B:因貪便宜沒驗屋,交屋後發現是外牆滲水,修了20萬還被租客抱怨,最後賠錢賣掉。

 

你的情況更接近哪一種? 如果修繕成本可控、價格合理,可以考慮;如果不確定源頭或屋主不配合,建議多看幾間,避免踩雷!

你會怎麼決定?歡迎留言討論!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