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房市大逃殺!中古屋100間只賣2間 專家警告:這是崩盤前奏?

房市大逃殺!中古屋100間只賣2間 專家警告:這是崩盤前奏?
M-news 房市大逃殺!中古屋100間只賣2間 專家警告:這是崩盤前奏? 房市交易幾乎凍結!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4月全台中古屋委託成交比(委成比)僅剩2.17%,創下2017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紀錄...

房市大逃殺!中古屋100間只賣2間 專家警告:這是崩盤前奏?

房市交易幾乎凍結!最新數據顯示,20254月全台中古屋委託成交比(委成比)僅剩2.17%,創下2017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紀錄,意味著每100間委售物件中,僅2間能成功成交,市場買氣幾近「窒息」。相較去年同期的10%~12%,交易量直接腰斬,顯示在央行緊縮銀根、房地合一稅2.0重稅夾擊下,投資客全面退場,市場僅剩自住剛需苦撐。  更令人憂心的是,新建案市場同樣陷入寒冬,4月全台僅成交3,901件,寫下近8年單月新低,甚至比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時更慘澹。賣厝阿明直言,這波冷鋒並非短期調整,而是結構性轉變,在政策、稅制、國際經濟三重壓力下,房市「低量僵局」恐持續至年底。 

 

這波房市急凍關鍵,在於「供給斷鏈」與「需求萎縮」的雙重打擊。 

 

供給面:屋主寧可「抱房」也不賣 

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後,短期交易課徵35%~45%重稅,導致市場流通物件大幅減少。尤其2021年「房地合一稅2.0」將重稅期拉長至5年,更讓投資型屋主選擇長期持有,而非降價求售。現在市場上願意賣的,多半是持有超過5年的長期屋主,他們沒有資金壓力,價格自然咬得死。」

 

需求面:銀行限貸掐住購屋咽喉

去年9月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後,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嚴格管控,房貸審核趨嚴,首購族即便符合資格,撥款時程仍可能拖到2個月以上。加上新青安貸款效應遞減,市場資金動能近乎枯竭。一位不願具名的房仲業者透露:「現在帶看10組客戶,有8組卡在貸款問題,最後能成交的幾乎都是現金買家。」 

 

「雙北」意外成為市場避風港

台北市:每周仍有10~30組穩定來客,精華區如大安、信義的中古屋價格甚至微幅上揚,顯示高資產族仍在核心地段布局。

新北市:受惠捷運沿線與重劃區交屋潮,單周來客量15~40組,土城、三重等蛋白區成為首購族最後的選擇。 

反觀中南部市場,台南、高雄4月交易量年減逾30%,新竹更因科技業分紅縮水,投資客撤離導致房價鬆動。房市專家李同榮警告:「下半年蛋白區、重劃案將進入『主跌段』,部分超漲區域跌幅恐達15%。」 

短期內,房市難逃「量縮價緩跌」格局。永慶房屋預估,2025年全年交易量恐跌破28萬棟,創2019年以來新低。

 

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並非全面崩盤,而是進入「價格合理化」階段: 

對買方:議價空間擴大,中古屋成交議價率普遍達9%~13%,部分急售案甚至可砍價15%

對賣方:若物件位於雙北核心區或具備交通、學區優勢,仍能穩住價格;但郊區、餘屋量大的重劃區,降價求售已成必然。 

 

賣厝阿明提醒,現階段房市對自住客而言,與其盲目追漲,不如把握議價優勢,鎖定「捷運沿線」、「成熟商圈」等抗跌標的;對投資者來說,與其賭短期反彈,不如重新審視現金流,避開槓桿過高的預售案。 

正如一位資深房仲所言:「房市沒有永遠的多空,只有適不適合的進場時機。」當市場回歸基本面,真正的贏家,永遠是做好長期準備的人。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