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貸款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驗屋
社宅
裝修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信用管制衝擊房貸秩序!八大亂象衝擊台灣房市交易

信用管制衝擊房貸秩序!八大亂象衝擊台灣房市交易
M-news 信用管制衝擊房貸秩序!八大亂象衝擊台灣房市交易 2025年台灣房市正面臨嚴峻考驗,民眾貸款難度大幅提高,不少購屋者因貸款成數不足而忍痛棄約,甚至損失百萬元認賠出場。這場房貸風暴正在引發一系列市...

信用管制衝擊房貸秩序!八大亂象衝擊台灣房市交易
2025年台灣房市正面臨嚴峻考驗,民眾貸款難度大幅提高,不少購屋者因貸款成數不足而忍痛棄約,甚至損失百萬元認賠出場。這場房貸風暴正在引發一系列市場亂象,專家警告若不及時處理,房市交易恐將陷入癱瘓。
台灣房市在2025年陷入前所未有的房貸危機。根據市場數據,全台預售屋解約件數已達到驚人的1,339件,僅上半年就已是去年全年的七成。更令人擔憂的是,內政部數據顯示自從信用管制實施後,每月平均解約件數從144件大幅增加至240件,增幅超過66%。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購屋者的心碎故事,有人因貸款成數不足而被迫放棄購屋夢想,甚至已繳納的百萬元款項也無法全數收回。

 

八大亂象衝擊市場秩序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指出,當前房市存在八大搶貸亂象,嚴重影響市場正常運作。首先是銀行放貸秩序失衡,金融機構為自身利益,優先放貸給法人機構、高收入自然人和能接受高利率的客戶,而非政府強調應該優先照顧的自住和首購族群。
其次是自住第二戶貸款嚴重受限,許多換屋族面臨需額外籌措二到三成自備款的困境。更嚴重的是,央行對高價住宅的定義門檻降低,導致許多購屋者簽約時符合八成貸款條件,交屋時卻因標準變動只能獲得三成貸款,產生近五成的資金落差。
金融生態風險也顯著增高,由於正規銀行貸款困難,許多資金需求轉向農漁會、信用合作社、租賃公司甚至地下金融。這種情況讓人憂心可能重演1995-2001年間地區基層金融機構逾放激增的危機。
預售屋市場更是問題重重,解約數量不斷增加,購屋糾紛頻傳。更令人擔憂的是,從二線城市到都會區已陸續出現零星爛尾樓案例,一旦有較大建商出現爛尾樓情況,可能引發骨牌效應。

 

政策與市場的落差
儘管政府政策意在打擊炒房、穩定市場,但實際執行卻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自2024年9月上路以來,雖然抑制了投機需求,但也誤傷了許多自住購屋者和換屋族。
市場出現明顯的M型化現象:一端是符合新青安條件的首購族,還能享受相對優惠的利率;另一端是財力雄厚的投資客,願意接受高利率換取資金槓桿;而最辛苦的「中間族群」則是換屋族和小資首購族,這族群既不符合政策優惠條件,也沒有足夠財力負擔高利率。
建商同樣面臨巨大壓力。屏東推案量最大的中洲建設董事長黃啟倫透露,現在交屋的客戶確實不少面臨貸款不足的問題,他的作法是不僅不收15%違約金,客戶已繳的自備款也是全數退還。

 

專家提出四大解方
面對這場房貸風暴,李同榮提出四大解決方案。
首先應嚴格稽核銀行放貸優先秩序,確保自住、首購和換屋者第二戶能真正被列為優先放貸對象。
其次,央行應持續減發定存單,寬鬆資金。在市場資金緊俏及需求殷切時,大幅減發定存單可釋放資金到市場上,維持金融市場穩定,防止市場資金斷鏈危機擴大。
第三,央行可考慮降低利率或存款準備率,讓企業在關稅與升值壓力下得以喘息,同時解決房市資金流動性問題。
最後,啟動銀行法72-2條的排外條款,疏緩水位上限。目前本國銀行總存款約58.18兆,而房貸總額約15.31兆,佔比約26.3%,接近銀行法72-2條的30%上限。該條款原有排外條款:「為鼓勵儲蓄協助購置自用住宅,經主管機關核准辦理之購屋儲蓄放款,不在此限。」若將新青安貸款列為排外條款,可立即緩解銀行總貸水位壓力。

 

房市面臨關鍵轉折點,政策制定需要在抑制炒房與保障自住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
當前房貸亂象不僅影響市場交易,更關係到無數家庭的安居夢想。專家呼籲政府房市政策需要更貼近市場實際狀況,並保持機動調整能力,不宜等待三個月一次的理事會才做出決策。與此同時,購屋者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更需要謹慎評估自身財務能力,並在購屋前做好充分準備,包括預先向銀行確認貸款條件、在合約中加入保護條款,以及準備更多自備款以因應可能出現的貸款成數落差。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房市環境中,保住自己的安居夢。

M傳媒 https://94m.com.tw/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