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女背760萬房貸!父母信用破產硬買房 專家揭「6年逃命計畫」
我爸用我的名字訂了泰山950萬的房子...現金只有160萬!26歲的小美(化名)碩士剛畢業,月薪4萬的她突然背負760萬房貸。父母信用破產卻堅持要買:「我們退休前會幫忙繳!」
小美問題是:頭期款還差30萬,6年後父母退休,房貸將由她獨扛,若失算,恐賠光全家積蓄...但房產專家卻說:「這是可以考慮的決定!」
關鍵在於二階段貸款+6年儲蓄計畫完美配合。
小美今年26歲,剛取得碩士學位踏入職場,月薪約4萬餘元
她的父母分別65歲和63歲,兩人合計月收入約10萬元,但因早年投資失利導致信用破產,目前全家存款僅160萬元且沒有自住房產。
最近父親在未事先告知的情況下,以小美的名義訂購了泰山區一間總價950萬元的四房電梯公寓,屋齡約20年。
父母計劃使用新青安貸款八成,希望趁還能工作時多繳納房貸,未來則交由小美負責後續還款。這個突如其來的決定讓小美感到相當憂慮,究竟這個購屋計畫是否可行?讓我們從專業角度進行全面分析。
購屋計畫優勢
首先,新青安優惠利率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相當難得,以貸款760萬元、即使用到2.5%利率,20年無寬限期計算,前6年每月還款約33,856元,對於全家月收入14萬元(小美4萬+父母10萬)家庭來說在可負擔範圍。
扣除基本生活費4萬元和計畫儲蓄5萬元後,每月仍有5.1萬元的緩衝空間,顯示前6年的還款計畫具有可行性。特別是如果規劃每月儲蓄5萬元,6年可累積360萬元,這筆資金將成為重要的財務安全網,可用於應對父母退休後的過渡期或突發狀況。
需審慎評估風險
最立即的問題是頭期款缺口,950萬元的房子需要190萬元頭期款,但全家存款僅160萬元,短缺的30萬元需要透過其他管道籌措。
此外,6年後當父母屆齡71-73歲可能退休時,還款責任將完全轉移到小美身上,屆時若她的薪資成長未達預期,可能會面臨較大的還款壓力。
另一個潛在風險是,20年屋齡的房子在6年後將達26年,銀行對老舊房屋的貸款條件可能會更加嚴格,影響未來的轉貸計畫。
第6年轉貸30年規劃,這確實是個明智的策略
轉貸後月付款可望降至約24,500元,若小美的職涯發展順利,屆時薪資應該已有相當成長,負擔會相對減輕。
四房公寓的格局設計也具有彈性,不僅能滿足父母退休後的居住需求,未來小美結婚生子也有足夠空間,甚至可考慮出租部分房間來補貼房貸。
泰山區近年來的發展前景也值得期待,塭仔圳重劃區的開發和未來捷運規劃,都可能為該區域帶來增值潛力。
專業顧問建議,關鍵步驟必須落實
首先,必須立即確認新青安貸款的申請資格,確保小美符合首購條件,同時要規劃父母還款金流的合法性,避免觸及贈與稅問題。召開家庭會議,明確制定分工計畫,父母負責前6年的主要還款,小美則專注於儲蓄管理和後續轉貸規劃,同時要建立緊急預備金機制以因應突發狀況。
這個購屋決定雖然存在風險,但也蘊含改變全家未來可能性
在當前通膨環境下,房地產往往能發揮保值功能,而固定利率的房貸實質負擔會隨時間遞減。更重要的是,這個決定讓全家有機會共同累積實質資產,建立起真正的"家"的感覺。當然,最終決定應該建立在全家充分溝通與共識的基礎上,建議可以尋求專業財務顧問的協助,進行更精確的數字試算與情境分析,幫助做出最適合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