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買房血淚選擇題:住老屋天天修到哭VS蝸居新屋後悔10年!你選哪個?

買房血淚選擇題:住老屋天天修到哭VS蝸居新屋後悔10年!你選哪個?
M-news 買房血淚選擇題:住老屋天天修到哭VS蝸居新屋後悔10年!你選哪個? 一位購屋者正面臨著許多人都曾遇到的經典難題:「該選擇空間較大但屋齡高的中古屋,還是坪數較小但屋況良好的新成屋?」這位網友...

買房血淚選擇題:住老屋天天修到哭VS蝸居新屋後悔10年!你選哪個?

一位購屋者正面臨著許多人都曾遇到的經典難題:「該選擇空間較大但屋齡高的中古屋,還是坪數較小但屋況良好的新成屋?」這位網友具體描述了他的兩難處境:一間是30年屋齡的中古大樓,35坪總坪數中含22坪主建物,322衛格局,開價558萬,屋況勉強及格約60分,生活機能略好;另一間是僅2.3年屋齡的新加坡式華廈,26坪總坪數中含16坪主建物,212衛格局,開價588萬,屋況良好,生活機能中上。

 

這個選擇的本質,其實是空間需求與居住品質間的拉鋸戰

中古大樓的吸引力在於其相對寬敞的居住空間,多出6坪的主建物面積和一個完整的房間,對於有家庭需求的買家來說格外珍貴。然而,30年歲月在建築物上留下的痕跡不容忽視,從水管電線到防水結構,潛在的修繕問題就像未爆彈,讓人擔心入住後會陷入無止境的修繕噩夢。特別是當屋況僅勉強及格時,後續可能需要投入數十萬元的修繕費用,這筆隱形成本必須納入考量。

 

另一方面,2.3年屋齡的新成屋幾乎可以說是「即買即住」的理想狀態,省去了大規模修繕的麻煩與開支。現代化的設備與管理也讓人住得更加安心。但空間上的妥協顯而易見,主建物足足少了6坪,從3房變成2房,對於有小孩或計畫生育的家庭來說,這樣的空間配置可能很快就會顯得捉襟見肘。此外,雖然總價只差30萬,但換算主建物單價,新屋每坪要價36.8萬,比中古屋的25.4萬高出許多,這價差是否值得,需要仔細衡量。

 

從財務角度深入分析,中古屋雖然開價較低,但加上可能的修繕費用後,總支出可能與新屋相差無幾。而新屋在貸款條件上通常更具優勢,較高的貸款成數與較長的還款年限,可能反而減輕購屋者的初期資金壓力。此外,30年的中古屋在未來轉手時將面臨更高齡化的挑戰,特別是當屋齡超過35年後,銀行貸款限制會更加嚴格,潛在買家群體將大幅減少。

 

生活機能的比較也需要實際體驗

所謂的「略好」與「中上」是很主觀的判斷,建議購屋者應該在平日與週末的不同時段親自走訪周邊環境,確認超市、市場、醫療機構等日常所需設施的真正便利性。有時候,新開發區域的生活機能進步速度可能超乎預期,而老社區的便利性也可能隨著商家更替而改變。

 

在這個抉擇中,沒有一體適用的標準答案,關鍵在於購屋者的具體需求與生活型態。對於家庭成員較多或有計畫生育的夫妻來說,空間的優先級可能要高於屋況,畢竟在狹小空間中養育孩子的挑戰不容小覷。而對於單身貴族或頂客族而言,新屋的便利與現代感可能更符合他們追求的生活品質。無論最終選擇為何,建議一定要聘請專業驗屋師對中古屋進行全面檢查,至少讓「未知的風險」變成「可量化的成本」,才能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明智決定。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