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賣厝阿明Line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房仲話術vs買家理智」實測實錄!誰能在價格攻防戰中勝出?

「房仲話術vs買家理智」實測實錄!誰能在價格攻防戰中勝出?
M-news 「房仲話術vs買家理智」實測實錄!誰能在價格攻防戰中勝出?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屋主急售!」、「再不加價就被買走!」最近一位購屋者在論壇分享親身經歷,他看中一...

「房仲話術vs買家理智」實測實錄!誰能在價格攻防戰中勝出?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屋主急售!」、「再不加價就被買走!」最近一位購屋者在論壇分享親身經歷,他看中一間標榜「急售」的新成屋,開價1180萬(屋主當初實價登錄1080萬),在與房仲來回交涉過程中,卻遭遇一連串令人傻眼的狀況。從最初房仲展示屋主委託價1100萬,到後來突然改口說屋主要賣1146萬,前後價差達46萬,正好就是房仲服務費的數字。這場購屋歷程宛如一場價格迷魂陣,讓不少網友直呼:「根本是標準的SOP話術!」

 

這位買家最初看到開價1180萬的「急售屋」,找房仲詢問1050萬含服務費可否下斡旋,獲得同意後隔天就付斡旋金。

下斡旋時,房仲還特別展示與屋主簽的委託單,上面明確寫著1100萬。這個「展示委託價」的動作,看似誠實透明,其實是話術的第一步,過程中房仲不斷釋放「屋主可能賠錢賣」的訊息,強化買家「撿到便宜」的預期心理。接著沒多久,房仲就傳來與屋主的對話截圖,表示屋主認為1030萬賠太多不考慮,問買家要不要加價。這種「製造迫切感」的手法,是房仲促成交易的基本技巧。

 

房產專家分析,這種「急售」物件的操作模式通常很固定:先以低於行情的開價吸引買氣,再透過話術慢慢拉高價格,最後往往以接近市場行情的價格成交,所謂的「急售」只是吸引看屋的幌子。

 

到了斡旋到期前一天,房仲祭出「有另一組客人要下斡旋」,而且出價「剛好」就是委託價1100萬多10萬。

這種「製造競爭對手」的手法,在房仲業內時有所聞,目的就是促使買家快速做出決定。當買家表示要等另一組客人下斡旋後再決定是否追價時,房仲又改建議「先加價上來,這樣可以先去跟屋主談」。這個建議聽起來合理,其實是話術的關鍵轉折,讓買家在沒有實際競爭者的情況下主動加價。

 

資深房仲私下透露,確實有部分同行會用這種「虛擬競爭者」的話術,特別是當買家出價與屋主底價還有差距時。與其老實告訴買家價格不夠,不如創造競爭壓力來促成加價。

 

買家最終將斡旋價提高到1088萬,已經非常接近當初看到的委託價1100萬。

沒想到這時房仲突然改口,說屋主要賣1146萬,比原本看到的委託價多了46萬。這個數字很巧,正好是賣方服務費的金額。更讓人困惑的是,房仲在溝通中語氣轉為不悅,堅持買家「看錯了」,還強調自己是「用專業幫你們談下來的」。這種前後矛盾的说法,讓整場交易陷入羅生門。

法律專家表示,如果房仲確實展示過1100萬的委託書,事後卻改口稱1146萬,可能涉及不實宣傳。買家有權要求房仲提供完整委託契約,確認屋主的真實委售價格。

 

面對層出不窮的房仲話術,購屋者該如何自保?

首先,所有重要資訊都要留下書面記錄,如果房仲展示委託書,應該要求提供影本或拍照存證。

其次,堅持自己的價格底線,不要被各種話術影響判斷。

另外,善用斡旋契約的審閱期,在期限內隨時可以撤回斡旋。如果發現價格條件前後不一,應該果斷停止交易,避免陷入更複雜的價格談判。

最重要的是,選擇信譽良好的房仲業者,並在交易過程中保持清醒頭腦。畢竟購屋是人生重大決定,不該在資訊不明的情況下倉促決定。

 

M觀點:

房市交易就像一場資訊不對等的戰爭,與其相信房仲的片面之詞,不如相信白紙黑字的契約內容。記住,任何無法證實的「另一組客人」、「屋主急售」、「價格調整」都可能是促銷話術。在購屋這條路上,與其被話術牽著走,不如堅守自己的價格底線與購屋原則。畢竟,好的物件不會只有一間,但你的購屋預算卻是有限的!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