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屋神話破滅?租金補漲潮來襲,租售比揭開『租比買划算』真相
「與其背30年房貸,不如輕鬆租一輩子」這句在年輕世代間流傳的購屋哲學,正迎來現實的嚴峻考驗。近年來,房價飆漲讓許多人選擇「以租代買」,認為租金漲幅遠低於房價,負擔更輕。但最新數據顯示,台灣租金已進入「補漲時代」,過去十年僅成長13%的租金,正在加速追趕狂漲51%的房價腳步。當國際通用的「租售比」指標揭露台北租金可能還需翻倍才能達到合理值,這場「租與買」的生存遊戲,規則正在改寫。
走在台北街頭,隨處可見「套房出租」的紅紙條,但上面的數字已悄悄變化。主計處資料顯示,全台租金年增率已連續23個月突破2%,是過往漲幅的兩倍以上。這波「補漲潮」的推手,正是房東們面對升息、電價調漲與持有稅增加的成本轉嫁。房產專家分析,當房貸利率從1.5%攀升至2.5%,許多包租公的投報率已跌破2%,調漲租金成為必然選擇。
令人憂心的是「租售比」警訊。目前台北租售比高達1:600,意味著租屋者要付50年的租金才等同房價,遠高於國際合理值1:300。若房價維持現狀,租金必須翻倍才能達到平衡——這對月薪停滯的租屋族無疑是場噩夢。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王平指出:「台灣租金長期被低估,就像被壓抑的彈簧,現在開始強力回彈。」
政府的租金補貼政策雖緩解部分壓力,但治標不治本。以新北市為例,3萬戶申請租金補貼的家庭中,仍有半數必須將收入1/3以上用於支付房租。社宅推動進度緩慢,全台社宅存量僅佔租屋市場5%,遠低於OECD國家平均15%的水準。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坦言:「當『以租待買』成為主流選擇,租屋需求暴增反而成為租金上漲的助燃劑。」
傍晚時分,台北橋上的機車潮中,許多是剛下班趕回新北租屋處的年輕人。他們曾經相信「租房是聰明選擇」,如今卻發現租金正蠶食著原本就不寬裕的儲蓄。這場「租與買」的拉鋸戰,沒有絕對的贏家,當房價高不可攀,租金又迎頭趕上,居住正義的天平該如何平衡?或許答案不在於「租或買」的選擇題,而是如何打造一個讓年輕人不必被迫二選一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