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想賠售轉讓?小心「服務費+建商轉約費」雙重剝皮!
新竹一名首購族阿花(化名)最近急著想脫手2年前買的楊梅預售屋,已繳50萬頭期款,現在甚至願意「頭期款減25萬」賠售,卻發現不僅法規嚴格限制轉讓,若找房仲幫忙,還可能面臨「雙殺」局面——除了要付房仲服務費,建商可能還要收「換約手續費」,讓原本想止血的賠售變得更慘烈。
房仲+建商「雙重收費」成隱形陷阱
根據《平均地權條例》,預售屋原則上禁止轉讓,除非符合「6大特殊條件」或建商同意換約。但實務上,許多急售的買家會想透過房仲找接手方,卻忽略兩大成本:
房仲服務費:一般收成交價2~4%,若以250萬成交,需付5~10萬元。
建商轉約費:多數建商會要求換約手續費,目前範圍為千分之一,等於再被扒一層皮。
房仲業者私下透露:「現在預售換約案件很少接,因為成功率低,就算找到買家,有些建商也不一定同意換約,很難搞。」
「合法轉讓」仍可能被建商卡關
即使符合政府規定的「6大特殊條件」(如非自願離職、重大傷病等),成功向地方政府申請核准轉讓,但最終能否換約,仍取決於建商態度。曾有案例,買家因失業申請轉讓獲准,但有少數建商不按牌理出牌,堅持收取高額換約費,否則拒絕辦理,導致交易破局。
賣厝阿明:直接找建商談解約更實際
優先與建商協商解約,雖然可能損失部分頭期款,但至少能止血,避免後續貸款壓力。消費者若堅持轉讓,先確認建商是否願意配合換約,並談妥手續費,再決定是否委託房仲,否則可能「服務費付了卻無法成交」。
絕對不要違法私簽「權利轉讓」,否則恐面臨高額罰則。
賠售也難脫手!預售市場冷清
目前預售屋市場低迷,許多建案開始降價促銷,讓中古預售換約更難賣。房仲坦言:「現在新建案都在讓利,誰要接你的二手預售?除非價格砍到見骨,但加上仲介費和換約費,賣方根本虧到脫褲。」
阿花聽完專家建議後,決定放棄找房仲,直接向建商談解約,「能拿回多少算多少,總比越陷越深好。」他的案例也提醒消費者,買預售屋前務必評估風險,別以為「不喜歡隨時能轉手」,現在的法規環境,可能讓你「買了就跑不掉」。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