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劃區房市逆勢突圍】蛋白區變身新蛋黃 這些區域為何越打壓越漲?
走在高雄橋頭新市鎮的街道上,隨處可見高聳的工地圍籬與嶄新的建案看板。這個曾被視為「偏遠冷門」的區域,如今卻成為全台房價漲幅冠軍。在地房仲陳志明指著剛完工的「達麗世界學」大樓說:「去年這裡單價還在32萬左右,今年成交價已站穩42萬,短短一年漲幅超過兩成,連在地人都看傻眼。」
這樣的驚人漲幅並非特例。根據最新市調數據,儘管政府打房政策不斷,全台十大熱門重劃區仍逆勢上揚,平均漲幅達15%以上。其中高雄橋頭新市鎮以26%漲幅奪冠,台中西屯十二期重劃區與新北林口新市鎮分別以21%和17%的漲幅緊追在後,形成「越打壓越漲」的奇特現象。
「這就像一場都市發展的魔術秀。」房產分析師張景森站在林口家樂福商圈解釋,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涼,如今周邊在線銷售建案多達22筆,上萬戶的供給量卻依然熱銷。「原森TWIN TOWERS等指標案已將均價推升至近70萬,關鍵在於就業機會與建設的實質兌現。」
深入觀察這些逆勢上漲的重劃區,可以發現三大共通點:重大建設加持、土地供給稀缺,以及價格基期相對低。以台中西屯十二期重劃區為例,夾在水湳經貿園區與七期之間,在兩大高價區的比價效應下,一年內每坪暴漲11萬元,卻仍被視為「價值窪地」。
最令人意外的是,這些區域的買氣並未因政策打壓而消退。在板橋江翠北側重劃區,水岸第一排的「九欣觀宸」預售案,高樓層單價已突破90萬大關。代銷業者林美琪透露:「很多客戶是看準一橋到台北的便利性,加上板橋市區新案稀缺,這裡反而成為資金避風港。」
然而,這波漲勢背後也隱藏風險。591房屋交易網畢務潔提醒,目前市場已出現「個案表現」的兩極化現象,除了少數具備實質利多的重劃區外,多數地區正面臨來客量腰斬的困境。「開發商若無法調整價格策略,庫存壓力將會越來越大。」
站在高雄橋頭新市鎮的制高點,遠眺正在施工的橋頭科學園區,不難理解為何這個區域能異軍突起。捷運紅線、科學園區、親民房價三大優勢,讓北高雄的購屋族願意用時間換取空間。正如當地建商老闆笑著說的:「這裡正在上演一場『蛋白變蛋黃』的華麗變身記。」
隨著年底選舉將近,房市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在持續。但從這些逆勢上漲的重劃區可以看出,只要具備實質建設與就業支撐,房價依然能找到上漲的動能。對於購屋族而言,與其等待房價下跌,不如仔細尋找下一個具備「變身潛力」的明日之星。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