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貸款明年7月退場!卓揆承諾「不會同方式延長」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被譽為「破盤價」的新青安貸款即將在明年7月退場,這項讓年輕人又愛又恨的政策,究竟該何去何從?
「新青安貸款造成房價高漲,後續是否會繼續推動?」 民眾黨立委黃珊珊4日在立法院質詢時直言不諱地拋出這個敏感問題。行政院長卓榮泰當場明確回應,現行新青安政策將在明年7月到期後「不會以相同的方式延長」,並承諾將針對青年居住正義進行全面檢討,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政策轉彎:新青安為何需要調整?
新青安貸款自2023年8月上路以來,一直是年輕人購屋的重要依靠。這項政策提供最高1000萬元貸款額度、40年貸款年限以及5年寬限期,更吸引人的是由政府與公股銀行共同補貼2碼(0.5%)利息,讓目前一段式機動利率降至1.775%的「破盤價」。
不過,這項政策在實施過程中逐漸顯露問題。黃珊珊在質詢時指出,新青安沒有排富條款,導致年紀超過50歲、年收入超過300萬元的民眾也能獲得補助,這明顯偏離了協助青年首購的政策初衷。
卓榮泰坦承,現行方式確實應該檢討,當初新青安政策在年齡和相關條件上應該有更多考量。他強調,房價漲幅因素很多,不能單就一個因素來討論,但承諾未來不會再發生人頭戶、出租戶等亂象。
市場影響:是助力還是阻力?
新青安貸款對房市的影響一直是爭論焦點。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今年9月新青安僅受理3319戶,金額263.52億元,較8月減少348戶、38.23億元,創下上路以來新低。
政策美意卻在市場上引發意想不到的效應。有觀點認為,新青安雖然減輕了購屋負擔,卻也成為推升房價的因素之一。黃珊珊就直言,市面上原本800萬元的房子因新青安漲到1000萬元,甚至1200萬元。
對此,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表示,新青安利息補貼2碼後相對比市場利率稍低,對無自用住宅族群幫助很大。但他也承認,後續是否延長及如何調整,需要配合行政院政策,並視房市狀況、無自住房屋者需求等因素,會同內政部整體評估。
改革方向:未來將何去何從?
隨著政策即將屆滿,改革方向已成為關注焦點。卓榮泰明確表示,將檢討現行方式,設定更周延的條件與監管機制,以確保政策美意不被誤用。
事實上,政府早已開始加強管理。財政部已在去年推動多項優化措施,包括「每人限貸一次」、「新貸戶需簽自住切結書」,並加強貸後管理,追查是否有出租行為。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114年7月底,累計已追回5,421件違規案件,追回金額達1億348萬餘元。
阮清華進一步說明,未來調整將通盤考量,包括貸款成數、額度和寬限期等都是可能調整的項目。
他也提到,目前使用5年寬限期的比例僅約兩成,需求因人而異。「減輕國人購屋負擔的政策目標不會改變,但方法必須與時俱進。」 隨著新青安貸款進入倒數計時,政府正面臨如何平衡青年購屋需求與房市穩定的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