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租再創新高!租金漲不停、管理費水電也跟著漲 租屋族:每月都像在繳房貸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主計總處最新統計出爐,10月房租指數再度改寫歷史新高,年增2.14%,這已是連續27個月漲幅超過2%,顯示租金漲勢根本沒停過。雖然年增率比上半年略為放緩,但整體居住相關支出依然節節攀升,尤其「家庭管理費」年增率高達5.57%,水電燃氣費也漲了3.76%,讓不少租屋族直呼:「租金、管理費、水電費全都漲,住不起的不只是房,連租都快租不起了!」
房租漲不停 背後推手是誰?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這波租金持續走高,關鍵在於「房東成本轉嫁」與「租屋需求擴大」兩大因素。過去幾年受到通膨、利率升高、房地稅負增加等壓力,許多房東選擇將成本反映在租金上。而同時間,房價高漲、購屋門檻飆升,使得不少首購族與自住族轉向租屋市場,加上政府推出租金補貼政策,讓租客的「支付力」變強,反而進一步助長市場租金比價效應,形成「租金漲、租客還能負擔」的怪象。
從2021年以前,房租指數年增率多半維持在1%以下,但疫情爆發後,通膨壓力與房價同步飆升,租金漲勢幾乎停不下來。根據統計,自2023年8月起至今,房租指數年增率連續27個月維持在2%以上,今年10月更來到109.5的歷史新高。雖然年增率2.14%略低於上半年2.57%的高點,但仍反映出整體市場價格並未鬆動。
管理費與水電燃氣也跟著漲
除了租金之外,其他居住開銷也讓家庭荷包吃緊。主計總處資料顯示,家庭管理費用年增率高達5.57%,創下近年新高。主要原因是社區管委會人事、保養與維修成本上漲,不少社區大樓管理費因此全面調漲。此外,水電燃氣費年增3.76%,連日常維持生活的開支也明顯增加。換句話說,即使租金漲勢稍有趨緩,整體「居住成本」仍呈現全面上升。這對租屋族與剛成家的年輕家庭來說,壓力不僅沒減輕,反而更沉重。
賣厝阿明:租賃專法修正恐帶來短期波動
目前利率維持穩定、通膨略降,但接下來政府擬修訂「租賃專法」,若對房東調租與租期規範更嚴,短期內可能反而出現「預期性漲租」現象。房東為了避免未來受限,可能提前調整租金,造成短期市場價格波動。長期來看,租金能否穩定,關鍵仍在於供給端是否足夠。只要新建出租住宅不足、稅制誘因偏低,房東仍以自用或空屋觀望為主,租屋市場緊俏的狀況就難以緩解。
租金高漲是房市後遺症,也是社會警訊
房價高漲讓買不起的人湧入租屋市場,租金上漲又進一步加重生活負擔,這已成為居住問題的惡性循環。房租指數創高不只是數據,更反映出「住」對多數人而言已變成奢侈選項。未來若政府希望穩定居住市場,除了補貼房客、規範房東,更該從根本增加租屋供給、鼓勵社會住宅建設。畢竟,當租金成為全民焦慮的來源,房市的健康與社會的公平,就都該被重新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