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一年比一年高!租客退租嚇到:房東直接漲10% 專家揭背後原因「不是房東黑心」》
【M傳媒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三年前 6800,現在變 7500?」一名租客最近退租後再度看到原房源上架,租金竟直接漲破 10%,讓他驚呼「原來我搬走的不是房子,是變貴的未來」。類似情況近年在全台愈來愈常見,根據主計總處數據,全國消費者物價房租類指數自 2010 年起已連續 16 年上漲,今年更是每個月都在創新高,凸顯出台灣租屋市場已陷入長期「供不應求」的困境。
到底為什麼租金漲不停?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點出三大結構原因,而這三點,租客也許都心有戚戚焉。
首先,房價太高,迫使更多人只能租不買。
近五年房價漲幅遠超薪資,讓許多青年與小家庭成為「被迫租屋族」,租屋需求持續堆疊,拉高整體租金水平。
其次,屋主的成本真的變高了。
房屋稅、地價稅、房貸利率、維護成本…樣樣都漲,許多屋主為了維持基本租金報酬率,只能把部分成本轉嫁出去。不是每位房東都想賺暴利,有些只是避免「越租越虧」。
第三,新建案大量釋出,但租金大多偏高。新成屋裝潢現代、坪數小總價高,導致單坪租金也更貴。當新屋租金往上拉,舊屋價格自然也被牽動,形成全市場的「連鎖上漲」。
陳傑鳴提醒,租金漲潮下,租客更需要「做功課」。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查 591、樂屋網等平台,看同區段、類似條件的租屋行情是否合理。若想更精準,也能用常見的「租金報酬率」計算合理租金:
合理月租金 ≈ 房價 × 年報酬率 ÷ 12,一般住宅年租金報酬率多為 1.8~2.5%。
也就是說,如果房價 1000 萬,報酬率抓 2%,合理租金大約落在 1 萬 6666 元左右。若實際租金偏高太多,租客就有討論或比較其他物件的空間。
雖然租金連 16 年上漲,但陳傑鳴也觀察到,今年房價漲勢已有減緩甚至微跌現象,加上未來幾年預售大量交屋,市場空屋數變多後,部分區域的房東恐怕不敢再隨意喊價。然而,由於土地與建築成本仍高,整體租金「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高,短期內仍可能呈現緩漲狀態。
至於許多青年最關心的問題,租比較好?還是該買?陳傑鳴給出一個簡單指標:
如果你目前的月租已逼近「同地段月貸款的 7 成」,或租金年年調整導致搬家頻繁,就可以開始評估買房的可行性;反之,如果工作不穩定、常常要換城市、或自備款仍不足,那租屋依然是最有彈性且理性的選擇。
台灣租金漲勢已成長期趨勢,但對租客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抱怨市場,而是掌握資訊、記帳規劃、累積自備款,為未來留下一條後路。租屋可以解決現在,買房則是規劃未來。至於何時出手?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那個時間點。願每一位在城市打拚的租客,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家,不管是租來的,還是買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