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案只賣4戶,建商開價1228萬砍到1148萬還能再低?
最近一位網友看中一間預售屋,建商開價1228萬,談到1148萬後建商說「價格到底了」,但整個建案45戶只賣出4戶,而且要等到2027年才交屋。他猶豫:「真的砍不動了嗎?簽約前還有哪些隱藏地雷?」更讓人疑惑的是,建商還要另收15萬「暫收款」(代書費、稅費等),這筆錢合理嗎?
預售屋殺價關鍵:看「銷售率」和「財務壓力」
這建案明顯賣得很差(45戶只賣4戶,銷售率不到10%),建商說「價格到底」根本是話術!真正敢砍價的買家都懂:「銷售率低於3成,建商絕對有讓利空間」。尤其這種要等3年才交屋的案子,建商資金壓力更大,這時候反而要敢開口。
殺價實戰技巧:
拿「低銷售率」當籌碼
直接說:「你們才賣4戶,後面還有41戶要賣,現在給我好價格,我馬上簽約,你們也能拿我的合約去吸引其他客人。」(建商為了衝第一波銷售,常願意讓利)
問「工程期款」怎麼付
如果建商要求簽約後很快就要付工程款,可以反問:「能不能把工程款拉長到交屋前?如果能,我就加價50萬買;如果不能,那總價要再降100萬。」(很多建商寧願降價換現金流)
查建商「其他建案」的讓價幅度
上網找這建商過去推的案子,看最後成交價是不是都打9折?如果是,你就堅持:「你們XX建案最後都賣9折,這案我也要同樣條件!」
簽約前必確認部分
「暫收款包含那些細項」
這筆錢通常是代書費、印花稅等雜費,正常來說是買房要額外支付款項,記得要索取完整收費細項單據。
確認交屋日期
很多預售屋合約會寫「如遇缺工缺料、天災等可延後交屋」,這等於讓建商無限延期。
一定要加註:「最遲不得超過2027年X月,否則建商需按日賠償萬分之5遲延利息。」
貸款成數如何確保?
建商常說「可貸款X成」,但如果銀行只核X成,差額誰補?
合約要寫:「若貸款未達XX成,買方可無條件解約或建商須補足差額。」
「價格到底」真相
預售屋的底價是浮動的!
如果下個月突然賣掉10戶,建商肯定漲價;
如果半年後還是只賣4戶,建商會主動降價求售。
如果你不急,就拖到建案開工前(建商為了籌工程款,會釋出更甜價格)。
【結論】賣不好的建案,永遠有砍價空間!買預售屋不是看建商開多少,而是看你能談多少!
(你有更狠的殺價經驗嗎?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