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北區預售案「成大之森」實價登錄短暫揭露創新高 地政局:暫時撤下為避免坪數落差誤導
【M傳媒房產中心/台南報導】
台南房市近期再度引發關注,焦點落在北區熱門預售案「成大之森」。21日該案首次揭露實價登錄資料,單價高達每坪60.43萬元,刷新北區歷來紀錄。然而短短一天後,該筆紀錄即被撤下,引發市場討論,台南市地政局表示,因為此案屬於都市更新權利變換案,未來完工登記土地坪數可能出現落差,暫時隱匿資料以免誤導消費者。
根據內政部每月固定於1日、11日及21日公布的實價登錄資料,「成大之森」8月交易揭露於12樓、總坪數31.02坪,總價1712萬元,換算單價60.43萬元,短暫刷新北區房價新高。北區今年以來的預售實登僅5筆,其中1筆為解約交易;原本揭露的最高價為「城之樹」,單價54.56萬元。
業界指出,「成大之森」為台南市公辦都更案,2022年由中德建設取得最優申請人資格,基地規劃三棟建物:軍宅、社宅「東興宜居」及可銷售住宅「成大之森」。該案於今年329檔期公開,成交價突破六字頭,因而備受市場矚目。
台南市地政局解釋,雖然該案已通過都市更新權利變換計畫,但目前依核定計畫書申報的土地面積尚未完成地籍整理登記,因此完工後坪數可能出現差異。目前已申報的50餘戶全數隱匿,並非交易有問題,而是避免因土地面積申報方式差異造成價格誤導。地政局指出,審核機制以「一年區域均價」作為基準,並設定價格上下20%為合理浮動範圍,若交易價格超出此範圍,系統會先保留,待市場均價拉升或數據釐清後再補入揭露,強調這屬「滾動式檢討」,並非刻意隱匿。
賣厝阿明指出,此舉反映北台南房市預售案價格攀升速度快,且都市更新案本身涉及權利變換與土地坪數計算,對買方而言,實價登錄資料暫時隱匿也能避免誤判購屋成本,但短期內可能造成市場資訊透明度下降,讓消費者在判斷區域行情時需更加謹慎。
整體而言,「成大之森」實價登錄短暫揭露並迅速撤下,凸顯都市更新案交易複雜性,也提醒市場參考實價登錄資料時,要注意交易背景、土地坪數以及計畫性差異,避免僅以單筆數據判斷房價走勢。隨著地政局後續釐清完成,完整實價資料將重新上線,對台南北區房市的價格透明化仍具正面作用。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