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廣告拆不完!雙北年撕百萬張難治 民代籲『撕廣告換禮券』救市容
台北市與新北市街頭違規廣告問題長期未解,儘管雙北每年拆除數十萬件,電線桿、牆面仍隨處可見售屋傳單、小廣告。北市議員建議仿效新竹市「全民撕廣告換禮券」政策,發動民力協助清除;新北則持續推動「集撕廣益」活動,祭出高額獎勵鼓勵民眾參與。然而,隨著違規手法電子化與業者規避查緝,如何有效根治亂象,成為城市治理難題。
台北市環保局近年採取「清除、停話、裁處」三管齊下策略,發現違規廣告後,除拍照存證、拆除外,還會將廣告上的聯絡電話通報電信業者停話。統計顯示,2023年至2025年5月,北市共停話2,776支門號,並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924件,罰鍰從3,600元起跳。然而,儘管清潔隊員每日巡檢熱點,今年前5月仍拆除7萬件,顯示單靠公部門力量難以全面遏止。
新北市則以獎勵機制提升清除效率,去年撕除176萬張違規廣告,今年上半年已達64萬張。透過「集撕廣益」活動,民眾每公斤廣告可兌換垃圾袋或抽獎,累積3公斤還能參加達人挑戰賽,有機會獲得價值1.6萬元的節能家電。此外,新北對累犯者加重罰則,首次罰2,400元,再犯增至6,000元,若涉及不動產經紀業更可罰至30萬元。
北市過去曾推行「即貼即撕換好禮」,但參與率逐年下降,最終停辦。議員認為,應參考新竹市做法,結合小額禮券獎勵,並擴大運用科技執法,如AI辨識違規熱點、加強停話效率,才能從源頭減少張貼誘因。環保局回應將評估重啟活動可行性,同時研議與社區、學校合作,強化公民環境意識。
違規廣告不僅影響市容,更反映城市治理的盲點。雙北雖透過罰則與獎勵雙軌並行,但面對業者不斷變換手法,仍需更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未來若能整合民力、科技執法與跨局處合作,並針對高風險行業(如房仲、借貸)加強稽查,才有機會徹底改善「今天拆、明天貼」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