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大台北房市進入盤整期:新北市領跌,台北市相對抗跌

大台北房市進入盤整期:新北市領跌,台北市相對抗跌
M-news 大台北房市進入盤整期:新北市領跌,台北市相對抗跌 房價指數全面下滑,市場觀望氛圍濃厚,大台北房市持續呈現修正趨勢,根據最新公布的信義房價指數,大台北地區整體房價指數月減1.52%,其中新北...

大台北房市進入盤整期:新北市領跌,台北市相對抗跌

房價指數全面下滑,市場觀望氛圍濃厚,大台北房市持續呈現修正趨勢,根據最新公布的信義房價指數,大台北地區整體房價指數月減1.52%,其中新北市跌幅最為明顯,單月下跌2.54%,且已連續三個月下滑;台北市則相對穩定,僅微跌0.44%。這波調整主要反映央行持續的信用管制政策、房貸緊縮效應,以及買方觀望心態增強,市場逐漸從過去的賣方主導轉向買賣雙方拉鋸的盤整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短期房價指數回落,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台北整體房價仍維持正成長,年增率0.71%,顯示市場雖進入調整期,但尚未出現全面性下跌的結構性轉變。專家分析,台北市因剛性需求穩定,加上核心區供給有限,價格支撐力較強;而新北市因外圍重劃區供給量大、前期漲幅較快,修正壓力相對明顯。 

 

市場分化:新北市領跌,台北市相對穩健 

 

深入觀察區域表現,新北市6月房價指數降至194.81,月跌幅達2.54%,不僅是近三個月最大跌幅,也顯示外圍區域買氣明顯降溫。相較之下,台北市僅微跌0.44%,指數維持在161.52,表現相對穩健。這種「北市抗跌、新北修正」的格局,反映出台北市作為核心區的市場韌性,而新北市則因部分重劃區供給過剩、機能尚未成熟,價格面臨較大調整壓力。 

 

大台北房價指數已回落至去年第二季水準,顯示市場正經歷技術性修正,而非全面崩跌。尤其台北市因自住需求穩定,加上精華地段供給有限,價格下修空間較小;而新北市部分區域因前期漲幅過快,加上買方期待降價,導致成交遲滯,價格鬆動幅度較大。 

 

政策與市場因素交織,下半年走勢待觀察 

 

這波房市修正的背後,與多項政策及市場因素密切相關。首先,央行維持高利率環境,加上第七波信用管制持續發酵,使得購屋貸款條件趨嚴,買方資金壓力增加。其次,青年安心成家貸款補貼即將屆滿,部分首購族轉趨觀望,影響市場交易動能。此外,預售市場熱度減弱,交易重心轉向成屋與中古屋,也壓抑整體價格上漲空間。 

 

展望下半年,市場能否止跌回穩,關鍵仍在於政策動向與利率走勢。若央行維持緊縮政策,加上銀行審貸標準未見放寬,房市交易量恐持續低迷。不過,由於大台北地區長期供需結構未變,加上自住需求穩定,專家預估房價大幅崩跌的可能性較低,短期內仍以「緩跌盤整」為主。 

 

買方市場成形,議價空間浮現 

 

整體而言,大台北房市已進入新一輪調整期,新北市領跌、台北市相對抗跌的格局,反映不同區域的市場韌性差異。對買方而言,當前市場氛圍趨向觀望,部分賣方開始願意讓利,議價空間浮現,對於有自住需求的購屋者,反而是審慎進場的時機。 

 

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政策不確定性仍高,加上全球經濟環境波動,未來幾個月房市走向仍需密切觀察。若市場信心未能回穩,價格修正趨勢可能延續,但長期來看,大台北房市仍受剛需支撐,大幅下修的風險相對有限。對於有意購屋的民眾,現階段應關注區域供需狀況、政策變化,並把握議價機會,才能在市場調整期中找到適合的進場時點。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