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新市鎮3期爭議 橋頭糖廠恐被60米道路切割 環團倡森林遊樂區保文化資產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高雄新市鎮第三期計畫近日引發地方與環團關注,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規劃在北高雄打造「新市鎮生活都心」,範圍涵蓋橋頭糖廠周邊及青埔站、R22A橋頭糖廠站周邊219公頃農林地,將變更為住商、經貿園區等多元用地。計畫中劃設包括東西向60米、南北向50米等多條都計道路,以強化聯外交通,但引發環保與文化保存疑慮。
「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指出,橋頭糖廠自1902年成立以來,不僅是北高雄重要的文化觀光景點,也承載糖鐵與在地歷史風貌。此次新市鎮第三期規劃,將導致糖廠及興糖國小校門口的樹海被60米道路貫穿,上百公頃綠地恐消失,糖鐵觀光五分車軌道及自行車道亦可能消失,轉變為住商建地。他質疑,面對少子化、人口減少的情況,這樣的都市規劃是否符合未來城市需求。
環團建議,可仿效溪頭森林觀光模式,將橋頭糖廠保留為「橋頭糖廠森林遊樂區」,結合三鐵共構及文化資產,打造觀光與生態雙贏方案。此構想希望將文史觀光與森林資源整合,吸引每年約150萬遊客,藉此帶動在地經濟發展,同時保護珍貴綠地與歷史資產。
國土署規劃指出,觀光發展特定專用區將配合台糖高爾夫球練習場及展售中心,保留休閒機能;保存區則依「橋仔頭糖廠文化景觀」文資範圍劃設,落實管用合一,確保文化資產維護。換言之,計畫雖有考量文資保存,但環團認為現行道路規劃仍可能破壞完整性與觀光價值。
對當地居民與投資者而言,新市鎮第三期開發意味著土地使用型態將改變。未來若道路切割貫穿糖廠周邊,原有綠地與觀光資源將被建地取代,可能影響土地增值潛力與生活環境品質。另一方面,若成功規劃森林遊樂區並結合三鐵交通,將有機會形成區域旅遊經濟圈,提升土地與商業價值,形成文化與經濟的雙重收益。
專家分析指出,北高雄新市鎮的開發,正處於「都市建設、文化保護與生態維護」三角拉鋸中。若道路規劃過度優先開發,將犧牲自然與歷史資產;但若能兼顧交通與生態觀光,則可能創造高附加價值的都市發展模式。
環團呼籲,政府應重新評估道路與開發規模,考慮以低衝擊方式串聯交通,同時保留橋頭糖廠完整文史景觀與綠地,透過森林遊樂區及觀光規劃活化在地經濟,兼顧公共利益與私人土地權益,避免短視開發破壞城市歷史記憶。
M觀點:
高雄新市鎮第三期開發,是都市擴張與文化資產保護的試金石。如何在道路建設、產業發展與歷史文化間找到平衡,將決定北高雄未來的城市面貌。橋頭糖廠不只是過去的工業遺址,更是地方歷史與自然資源的結合點。若能以森林遊樂區思維保護與活化,將可能為北高雄打造兼具文化、觀光與經濟價值的永續城市樣板。圖/台糖粉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