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商辦空置率年底恐破7% 2026年起將迎10萬坪供給海嘯
台北市商辦市場正面臨關鍵轉折點。根據高力國際最新調查,第二季北市辦公室空置率已攀升至5.89%,隨著第三季起大量新增供給陸續釋出,在企業租賃動能減弱的雙重壓力下,專家預估年底空置率將突破7%關卡。更令人憂心的是,2026至2028年間台北市將迎來近10萬坪的商辦供給潮,這場"商辦海嘯"恐將徹底改變市場供需結構,迫使房東必須重新思考競爭策略。
當前台北商辦市場正處於微妙平衡點。一方面,頂級辦公室租金已連續五季持平在每坪4,380元,顯示高端市場成長動能明顯疲弱;另一方面,在A級大樓帶動下,B辦租金卻逆勢微漲,反映企業"降級求實惠"的租賃策略轉變。這種市場分化現象,正說明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企業對於辦公空間的投資更趨謹慎。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三年台北商辦市場將面臨供給量暴增的嚴峻挑戰。2025年預計新增5.7萬坪供給,而2026年更將一口氣釋出近10萬坪空間,這相當於目前台北市全年淨去化量的近3倍。如此龐大的新增供給,不僅將推高空置率至15%的危險水位,更可能引發租金下修壓力,徹底改變過去"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
面對這場即將到來的市場風暴,商辦房東必須及早調整策略。調查顯示,現代企業選擇辦公空間時,已從單純考量租金成本,轉向重視員工滿意度與人才吸引力的綜合評估。這意味著,僅提供基本硬體設施的傳統商辦將逐漸失去競爭力,具備智慧管理系統、共享空間、綠色建築認證等附加價值的辦公產品,才能在這波淘汰賽中勝出。
台北商辦市場即將進入深度調整期,對房東而言,與其被動等待市場回暖,不如主動升級軟硬體設施,提供彈性租賃方案,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對企業租戶來說,則是重新評估辦公空間需求,善用市場轉變契機爭取更有利的租賃條件。在這波商辦海嘯來臨前,唯有提前佈局、靈活應變,才能在劇烈變動的市場中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