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貸款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驗屋
社宅
裝修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預售屋解約潮來襲? 自住客陷「買高怕跌」抉擇焦慮

預售屋解約潮來襲? 自住客陷「買高怕跌」抉擇焦慮
M-news 預售屋解約潮來襲? 自住客陷「買高怕跌」抉擇焦慮 「房仲說自住沒差,但我覺得非常有差!」一位購買預售屋的網友在論壇發出內心掙扎,擔心自己買在價格高點,正在認真思考是否該解約等待房價下跌後再...

預售屋解約潮來襲? 自住客陷「買高怕跌」抉擇焦慮

「房仲說自住沒差,但我覺得非常有差!」一位購買預售屋的網友在論壇發出內心掙扎,擔心自己買在價格高點,正在認真思考是否該解約等待房價下跌後再進場。這篇貼文引發熱烈討論,道出許多預售屋買家在房市轉折點的共同焦慮,也挑戰了「自住沒差」的傳統說法。

 

發文網友坦言,不僅擔心自己買在價格高點,更對長達數十年的房貸壓力感到憂心。這種焦慮在當前房市環境下尤其強烈,隨著央行升息、打房政策發酵,市場出現價格鬆動跡象,讓許多已購屋的預售屋買家開始猶豫是否該「斷尾求生」。

 

房產業者透露,近期預售屋解約詢問度確實增加,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購買的客戶,因當時正值房價高點,如今面對市場變化,產生強烈的「買貴恐懼症」。這種現象在投資客比例較高的重劃區特別明顯,部分建案解約率甚至達到雙位數。

 

專家提醒,預售屋解約須注意契約條款。

根據《預售屋買賣契約書範本》,買方解約最高可能被沒收最高15%的價金,這意味著若購買總價1,000萬元的房屋,解約最高可能損失150萬元,消費者必須謹慎評估。

 

從房貸角度分析,若現在解約等待下跌,可能面臨三種風險:

首先是租金成本,等待期間仍需支付房租;其次是時間成本,無法預測市場何時到底部;最後是機會成本,可能錯失其他投資機會。建議購屋者應該用「總成本」概念來思考,而非單純比較買入價格。

 

這篇貼文引發正反兩方激烈論戰。

支持解約方認為「與其背負高額房貸痛苦30年,不如認賠出場」;反對解約方則堅持「自住長期持有,短期波動不必在意」;更有務實派建議「可嘗試與建商協調換約或換戶,減少損失」。

 

這種焦慮其實是「損失厭惡」的心理現象。

人們對損失的感受遠強於獲得的快樂,因此當房價可能下跌時,那種「買貴」的痛苦會特別強烈。建議購屋者應該跳脫情緒思考,理性評估自身財務狀況與長期需求。

 

阿明觀點

面對買貴焦慮,我的建議是:第一,先冷靜計算解約成本,包括違約金、租金支出等,不要衝動決定;第二,評估自身財務能力,如果房貸真的超出負擔,及早調整是明智的;第三,不要幻想能買在最低點,自住需求重要的是長期負擔能力,而非短期價格波動。

記住: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市場高低點,與其追求「買在最便宜」,不如確保「買得能負擔」。

如果現階段房貸壓力真的太大,考慮解約並重新規劃是務實的選擇;但如果只是擔心買貴,不妨放遠眼光,房市長期還是會回歸基本面。最重要的是根據自身狀況決定,不要被他人意見左右!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