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賣厝阿明Line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退休金不是提款機!專家揭退休族五大理財陷阱:通膨、金援子女最致命 | M傳媒

退休金不是提款機!專家揭退休族五大理財陷阱:通膨、金援子女最致命 | M傳媒
M-news 退休金不是提款機!專家揭退休族五大理財陷阱:通膨、金援子女最致命 | M傳媒 【M傳媒理財中心/專題報導】 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每年新增的退休人口愈來愈多,「如何不讓退休金變成坐吃...

退休金不是提款機!專家揭退休族五大理財陷阱:通膨、金援子女最致命 | M傳媒

【M傳媒理財中心/專題報導】

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每年新增的退休人口愈來愈多,「如何不讓退休金變成坐吃山空」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焦慮。雖然不少人一輩子勤儉存錢,但公股銀行觀察發現,許多退休族仍在財務規劃上栽了跟斗,最常見的五大陷阱包括低估通膨、誤判投資風險、衝動消費、過度金援子女,以及忽略醫療與長照成本,最後讓原本規劃好的養老金逐漸「漏光」。

 

房產達人 張惠山 指出,退休族最容易忽略的,是通膨的威力。舉例來說,十年前五萬元生活費可以過得舒適,如今相同條件下可能要花到六、七萬元。再加上醫療與長照費用高漲,退休族往往發現生活成本遠超預期。此外,許多人為了幫子女出頭期款、贊助孫子教育,甚至協助創業,導致退休金快速縮水。兆豐銀提醒,「愛子心切」可以理解,但退休後財務界線更該劃清,否則容易陷入「養老變養子」的困境。

 

進一步觀察發現,退休族另一常見問題是「過度樂觀」。許多人以為自己有足夠儲蓄,不再記帳、不再設限,結果退休初期花得太爽,後半場卻被迫縮衣節食。臺銀建議,應設定「提領紀律」,例如遵守「3~4%法則」,每年只動用資產的3至4%,並定期檢視開支與投資報酬率,確保退休金能撐到老。

 

貸款達人 呂崑富 提醒,面對通膨風險,退休族應將部分資金配置於抗通膨工具,例如通膨債券、股息型ETF等,並定期追蹤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作為調整預算依據。同時,應提早投保長照險與醫療險,建立專屬醫療基金,避免因突發醫療開銷拖垮整體財務。

 

退休理財不只是「存錢」,更是「讓錢活起來」。除了年金險、債券型基金可確保穩定現金流外,也可適度投入具成長潛力的基金或ETF,以平衡收益與風險。「錢放太保守,會被通膨吃掉;投資太激進,又怕本金蒸發。」因此,動靜兼備的資產配置才是關鍵。

 

賣厝阿明 指出,許多退休族因生活轉變而產生「報復性消費」,例如退休後開始旅遊、購物、改裝房屋,但若沒有明確預算規畫,很容易讓現金流失控。建議可建立「固定月領制」,每月從退休金帳戶自動撥出生活費,如同「發自己薪水」,讓財務更有節奏。

 

退休不是終點,而是人生下半場的財務考驗。

錢要花得久、花得安心,重點不在「多會賺」,而在「多會守」。通膨、長照、金援、衝動消費等都是隱形殺手,唯有早規劃、定期檢視,並保持與家人開放溝通,才能讓退休生活不再焦慮,而是真正享受自由與安穩。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