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賣厝阿明Line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查太勤反變扣分!聯徵紀錄成房貸「隱形門檻」一不小心信用分數掉光光 | M傳媒

查太勤反變扣分!聯徵紀錄成房貸「隱形門檻」一不小心信用分數掉光光 | M傳媒
M-news 查太勤反變扣分!聯徵紀錄成房貸「隱形門檻」一不小心信用分數掉光光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為了搶時間、比利率,不少購屋族在簽約前同時向多家銀行申請房貸聯徵,希望挑到...

查太勤反變扣分!聯徵紀錄成房貸「隱形門檻」一不小心信用分數掉光光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為了搶時間、比利率,不少購屋族在簽約前同時向多家銀行申請房貸聯徵,希望挑到最划算的方案,卻沒想到這樣的「積極比較」行為,反而被銀行視為風險訊號。專家指出,在房貸審核愈來愈嚴格的當下,短時間內多筆聯徵查詢紀錄,已被系統標註為「資金壓力」或「信用不穩」,反而成了房貸申請的扣分關鍵。

 

專家分析,如今銀行端的授信風控已進入「行為分析」時代,不再只看收入與負債比,而是透過大數據判斷申請者的金流與信用習慣。「過去銀行重收入,現在更重行為。查太勤、送件太多家,反而會被視為急需資金或信用不穩。」他強調,聯徵資料在金融體系間互通,一旦同時向多家銀行送件,每家銀行都能看到該名客戶的查詢紀錄。

 

許多購屋族為比條件、搶時間,一次送件三、四家銀行,其實是「自曝焦慮」。他建議,應先透過代書或主要往來銀行了解自身信用評分、負債比與可貸成數,再採取「序列送件」策略,也就是依申貸結果逐步調整,避免同時出現多筆查詢紀錄,讓系統誤判為高風險族群。

 

除了信用行為,房貸核准還受到「估價」牽動。目前部分區域估價已低於市場成交價,若物件估值偏高、又加上信用查詢頻繁,銀行會視為「雙重風險」,降低貸款成數或要求增保人。他建議購屋族預留足夠自備款,以免被砍貸後臨時補差,造成資金吃緊。

 

根據《銀行法》第47條之3規定,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簡稱聯徵中心)是依法設立的信用資訊交換平台,負責蒐集並提供各家金融機構查詢資料,但不具核貸決定權。核貸與否屬銀行授信政策範疇,聯徵紀錄只是參考依據之一;但若模型判定為「高風險」,確實會影響利率或貸款條件。他提醒,民眾應定期檢視自己的信用報告,若發現異常查詢或誤登資料,應立即向銀行或聯徵中心申訴修正。

 

M觀點:

在房貸市場逐漸回歸「穩健授信」的趨勢下,聯徵紀錄成了金融圈的新風向指標。購屋族若一味追求速度與比較利率,反而可能在無意間讓信用分數受損。真正聰明的做法,是了解自己、精準送件、維持穩定金流,讓銀行看到的是「可控風險」而非「資金焦慮」。在高利率時代,借得順不順利,往往決定於你的一次點擊查詢。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