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從1500萬砍到1200萬?房仲私下透露:『這樣說』成功率翻倍!」
你遇到的狀況是很多買方的心聲:喜歡的房子開價比實登高220萬,但你的預算卡在1200萬。兩種說法背後隱藏著完全不同的「人性心理戰」,來看看房仲業內人怎麼分析:
房仲視角大解析
說法1(強硬版)的致命傷
「房價在跌」→ 直接否定屋主定價,觸發防衛心(尤其台灣人賣房很吃感覺)
「只願出1200萬」→ 像最後通牒,房仲難找台階給屋主下
「付2%仲介費」→ 對房仲誘因不足(服務費本來就該付,不是恩惠)
說法2(柔軟版)的聰明點
「我有喜歡」→ 先給甜頭,讓房仲願意幫你
「自備款只能1200萬」→ 把問題歸咎於自身,避免否定屋主
「圓成家夢」**→ 觸發情感共鳴(多數屋主曾是被幫過的買方)
實戰升級版話術
結合「柔軟包裝」與「理性籌碼」,成功率更高:
「這房子採光跟格局我很喜歡,但最近銀行估價只到1250萬,加上我自備款有限,總價1200萬是我的極限...」
「不知道屋主有沒有機會成全?如果價格能談,我可以配合他的交屋時間。」
為什麼有效?
「銀行估價」是客觀武器(屋主較能接受非人為砍價)
「配合交屋」給彈性(缺錢的屋主可能願降價求快速成交)
沒踩實登1280萬(保留屋主面子,暗示還有讓步空間)
加碼3招讓房仲替你拚命
「我已經看房半年,真的遇到喜歡的才會出價」
暗示你是認真買方,非亂殺價
「如果屋主願意談,我隨時可以簽約」
給房仲快速成交的誘因
「家人也覺得這價錢合理,我們能馬上決定」
消除屋主怕反悔的疑慮
注意地雷
不要說「隔壁才賣XXX萬」(易引發比較心態)
避免「不降價我就買別間」(房仲會優先處理誠意買方)
別提「實登1280萬」(有些屋主會堅持要賣比前手高)
結論:用「求助姿態」取代「對立談判」
最佳策略:說法2 + 銀行估價佐證 + 表達快速成交意願
最差策略:說法1(可能讓房仲直接放棄幫你)
記得:「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但哭得太兇會被趕出門」。用理性帶感情的方式溝通,1200萬雖有難度,但從1250萬開始談的機會很大!
(業內密技:如果房仲回報「屋主堅持1350萬」,可以回「那我努力湊到1300萬,拜託您再幫忙說說看」,往往會有意外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