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調高違建拆除收費標準 十年來首度調整反映成本
台北市政府昨日通過「台北市違章建築強制拆除收費標準」修正案,這是自2016年6月訂定以來,時隔近十年首次調整收費標準。建管處表示,此次修正是為了反映近十年來拆除作業成本的上漲,確保違建拆除政策能夠持續有效執行。
根據新修正的標準,主要調整重點包括兩大面向。首先,考量目前執行強制拆除時,每案最低委外成本已達2,500元,因此將最低收費門檻調整至相同金額,即使依違建構造與面積計算出的金額未達此標準,仍以2,500元計收,以確保市府基本支出能夠回收。其次,參考台北市營造工程物價指數自2016年至2024年間的變動,將各類違建構造對應的收費單價全面調漲35%,以如實反映實際施工與拆除成本的上漲幅度。
建管處強調,這次收費標準的調整,不僅是基於成本考量的必要措施,更是為了落實「違建所有權人負擔」的原則。透過合理反映拆除成本,可望強化違建拆除政策的執行效能,促使民眾更加重視建築法規的遵守。新制實施後,預期將能更有效遏止違建行為,維護台北市的都市環境品質與公共安全。
這項修正案也顯示出台北市政府對於都市治理的嚴謹態度,在兼顧成本合理分攤與政策執行效能的考量下,與時俱進地調整相關規範,以因應當前營建環境的實際狀況。未來市府將持續關注違建問題,透過合理的收費機制與有效的執法作為,打造更安全、更有秩序的都市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