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到懷疑人生,40歲爸問,該賣掉透天換學區老華廈嗎?
每天通勤30分鐘,看著後座兩個熟睡的孩子,我開始懷疑這樣的生活還要持續多久...一位40歲的爸爸表示。他目前住在市郊5年的社區型透天厝,市值約1300萬,但為了就近照顧就學中的孩子,正考慮換到公司附近30年的知名品牌大樓。
這位爸爸的困境引起許多家長的共鳴:「我年薪150-200萬,但要養兩個小孩真的很吃緊。公司附近的透天都要2000萬起跳根本買不起,可是想到要搬去50年屋齡的老房子,又擔心未來轉手問題...」
在房仲業20年、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爸爸的李經理分享了他的親身經歷:「10年前我也面臨同樣抉擇,最後把桃園透天換成台北30年老華廈。當時岳父氣得半年不跟我說話,現在卻常誇我做得對!」
李經理算給客戶看的一筆關鍵帳:
每天省下50分鐘通勤,20年等於多出6000小時陪伴家人
孩子生病時5分鐘就能趕到學校
省下的油錢和汽車折舊,每年至少15萬
這些「隱形收益」遠超過房價差異
「你擔心的50年屋齡問題,其實在台北市根本不是問題。」李經理翻出最近成交紀錄:「大安區50年的國泰華廈,單價還比周邊新成屋高,因為『學區+地段』永遠有人搶著要!」
不過他提醒幾個重要細節:
一定要確認管委會運作正常(老社區最怕沒人管理)
預留200萬裝修預算(老屋隔音、防水要特別加強)
選擇「品牌建商+鋼骨結構」更保值
網友們也熱心分享經驗:
「我換到老華廈後,孩子放學自己走回家,老婆終於能回去上班,家庭收入反而增加!」
「建議先租半年試試,我們當初租一年才買,確認社區品質」
「別小看『5分鐘到公司』的價值,我現在中午都能回家陪孩子吃飯」
最後,李經理說出所有爸爸的心聲:「孩子的童年不會重來,與其擔心20年後的房價,不如想想未來20年能給家人什麼樣的生活品質。我那些堅持住透天的客戶,後來多半後悔『錯過孩子的成長』,而不是『少賺多少錢』。」
#通勤爸爸的兩難
#學區老宅的價值
#時間才是最貴的成本
#別用孩子的童年換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