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房貸五年寬限期後真的會違約?專家:未必,但需謹慎規劃
新青安房貸政策自推出以來,一直是年輕購屋族的熱門選擇,但也引發了不少關於風險的討論。最近有網友在社群平台上反駁「五年寬限期後會繳不出來」的說法,認為這種觀點低估了貸款人的收入成長潛力和家庭財務支援能力,引發了正反兩面的熱烈討論。
新青安房貸風險爭議
新青安房貸提供最高5年的寬限期,在此期間借款人只需支付利息,大幅減輕了購屋初期的還款壓力。這項設計確實幫助許多年輕人提前實現購屋夢想,但也引來專家的警告-寬限期結束後還款金額可能大幅增加,造成所謂的「還款懸崖」。
以貸款1,000萬元、利率2.1%計算,寬限期內每月只需還約17,500元利息,但寬限期結束後,本息攤還金額可能跳增至近5萬元,落差確實很大。
收入成長與家庭支援現實面
支持新青安的網友指出,這種擔憂低估了幾個重要因素:首先是職業生涯的收入成長性。許多專業人士在5年內確實可能獲得顯著加薪或升職,提高還款能力。其次,家庭支援也是重要考量。台灣特有的家庭財務互助文化,讓許多父母願意在子女有需要時提供資金協助,甚至遺產規劃也是可能的財務來源。一位剛使用新青安購屋的32歲工程師表示:「我選擇新青安正是看準未來5年是我的職涯黃金期,現在月薪8萬,預計5年後可達12萬以上,完全有能力負擔全額還款。」
平衡觀點與建議
不過,理財專家仍建議謹慎規劃。理財規劃顧問指出:「雖然收入成長和家庭支援是現實因素,但不應該完全依賴這些『預期』的資金來源。建議借款人在寬限期內就開始提前準備,例如每月多存一些錢作為未來還款緩衝。」
專家建議具體做法:
1. 在寬限期內試著額外償還部分本金,減輕未來壓力
2. 建立緊急預備金,至少準備6個月的還款金額
3. 定期檢視財務狀況,提前規劃可能的收入變化
4. 考慮部分投資理財,但要注意風險控管
銀行端風險控管
從銀行角度來看,其實已經有相當的風險控管機制。銀行業者透露,在審核新青安貸款時,會以「全期本息攤還金額」來計算借款人的收支比,而非僅以寬限期內的利息金額計算。房貸部門主管表示:我們不會因為有寬限期就放鬆審核標準,申請人必須證明即使在寬限期結束後,仍有能力負擔全額還款,否則不會核貸。新青安房貸作為政策工具,確實幫助許多年輕人圓夢,但關鍵在於借款人的財務規劃能力與風險意識。與其爭論五年後是否一定繳得出來,不如關注如何做好充分的財務準備。
理性做法:樂觀看待職涯發展與家庭支持的可能性,但同時做最壞的打算和最好的準備。畢竟房貸是長達20-30年的財務承諾,任何變數都可能發生。與其依靠未來的加薪或遺產,不如現在就開始務實規劃,確保無論未來如何變化,都能從容面對還款責任。這樣才能真正享受購屋帶來的安定感,而不是陷入財務焦慮中。M傳媒 https://94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