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爆發力超預期!葉俊顯喊「保5有望、保3起跳」AI出口成最大功臣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台灣景氣真的熱起來了!國發會主委葉俊顯昨(20)日在立法院信心滿滿表示,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超過5%有機會」,不僅優於主計總處原本預估的4.45%,更有望領先亞洲主要經濟體。他強調,今年AI浪潮與雲端服務出口爆發力驚人,再加上半導體供應鏈加速擴廠投資,讓台灣經濟在全球景氣陰晴不定中,依然能脫穎而出、一路高歌。
葉俊顯指出,今年上半年台灣GDP成長率高達6.75%,堪稱近年最亮眼的成績單。雖然下半年出口動能略有放緩,但整體經濟依然穩健。他直言,全球科技供應鏈正進入新一波「AI算力革命」,台灣不僅是晶片製造重鎮,更是AI伺服器與雲端基礎建設的重要樞紐,這波科技浪潮等於直接推升了台灣的出口、投資與就業動能。
國發會的最新觀察也指出,除了電子產業火熱,服務業與內需市場也正持續回溫。隨著觀光復甦、薪資調升與消費信心回暖,民間消費力道正逐步轉強。葉俊顯認為,台灣經濟並非只靠「半導體一條龍」撐場,近兩年政府在數位轉型、綠能轉投資與地方產業升級的政策布局,也在發揮乘數效果。這種「多引擎驅動」的結構性成長,讓台灣更能抵禦外部景氣波動。
至於市場最關心的明年展望,葉俊顯則語氣保守地說:「明年基期比較高,經濟成長率保3是合理方向。」換句話說,今年5%的爆發式成長可視為疫情後的高峰回彈,但明年會進入穩健擴張階段。他也提醒,全球通膨壓力、地緣政治與美中科技戰的不確定性仍存在,若外部環境惡化,台灣出口表現可能受限。不過,整體趨勢仍是正向,特別是AI、車用電子、先進封裝、綠能科技等領域,都有機會持續拉高投資比重。
分析人士則指出,今年AI與半導體的強勢反彈,確實為台灣創造「黃金交叉」契機。一方面出口回升、投資擴張,另一方面內需市場也逐步解凍,使台灣的GDP成長成為亞洲區中最亮眼的一員。若以目前態勢觀察,台灣有機會成為亞洲「AI經濟的核心供應國」,中長期前景依然看俏。
M觀點:
賣厝阿明觀察,今年台灣經濟能逆勢突圍,不是偶然,而是多年產業積累與政策連動的成果。AI、半導體、雲端服務成了三大火車頭,帶動出口暴衝,也讓房市、股市、消費信心同步升溫。不過,「保5」的成績單固然讓人振奮,但別忘了,經濟好壞的體感差距依然存在。薪資成長若追不上物價,年輕世代仍會覺得「數字好看、生活卻沒變」。真正的挑戰在於,政府能否讓這波景氣紅利「落地到家庭」,讓中產階級與小資族也能感受到經濟回溫的溫度。畢竟,台灣經濟不只是GDP的故事,更是人民日常能否過得更好的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