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賣厝阿明Line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六千萬買好鄰居?高房價社區的「隱形篩選術」曝光 | M傳媒

六千萬買好鄰居?高房價社區的「隱形篩選術」曝光 | M傳媒
M-news 六千萬買好鄰居?高房價社區的「隱形篩選術」曝光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在我們社區群組,我根本不敢亂發言,因為不知道哪個鄰居是律師或法務!」一位住在高端社區的網友...

六千萬買好鄰居?高房價社區的「隱形篩選術」曝光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在我們社區群組,我根本不敢亂發言,因為不知道哪個鄰居是律師或法務!」一位住在高端社區的網友私下透露。「房子再大,萬一和喜歡嗆人的同社區真的不爽!」這是一位購屋過來人的心聲。三年前,他在重劃區遇到傲慢的年輕房仲,一句「我們這社區最便宜的新房至少2500萬以上」,讓他瞬間打消念頭,不是買不起,而是害怕與「三不五時就嗆人」的年輕人為鄰。

 

選鄰居比選房子更難?

台灣人買房真是越來越艱難。年輕人需要長輩資助頭期款,才能買到像樣坪數的房子;老年人換房又要擔心程序繁瑣、怕遇到詐騙集團。在高房價的壓力下,大家活得都很辛苦。

網友分享他的購屋經驗,他曾經同時避開兩種極端:

一是重劃區裡「說話不考慮他人感受」的年輕人社區,

二是傳統市場附近「喜歡教訓人」的老年人聚集區。最後選擇了一個不在重劃區、也不在傳統市場周邊的社區,結果發現問題根本沒解決。

他的社區裡還是有不禮貌的年輕人、固執的老人,雖然大部分是中年人,但鄰居間的相處仍然讓他頭痛。這讓他開始思考:到底該怎麼選擇鄰居?

 

六千萬門檻的「素質篩選機」

直到請教一位住在高端社區的朋友,他才恍然大悟。那位朋友「主動」透露,自己住的社區每戶要價六千萬以上,高樓層甚至達到一億。住在這裡的鄰居除了高資產退休人士,還有律師、公司負責人、醫生、會計師和法務人員。

 

「在我們社區的Line群組,我根本不敢隨便發言。」朋友坦言,面對這麼多懂法律的人,寫錯任何文字都可能惹上麻煩。但也正因如此,鄰居間的互動反而格外有禮貌。

這種高總價社區形成一種天然的「篩選機制」慣人身攻擊的年輕人不可能住在這裡,因為光是頭期款就可能壓垮一個家庭。能夠負擔這種房價的人,除了高收入專業人士,就是EQ極高的成功人士。

 

人格教養成為隱形財富

那位住高端社區的朋友進一步分析,能夠賺到大錢的人,撇除醫生、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若是一般職業出身的住戶,也都有具有相當和善的態度。

這種教養具體表現在:與人溝通時不會習慣性人身攻擊,不會隨意使用負面字眼,而且對自己的言行有高度自覺。說白了,就是「懂得怎麼好好說話」。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高價社區中,鄰居間的衝突較少。不是因為他們特別高尚,而是因為大家都明白「禍從口出」的道理,在一個隨時可能被告的環境裡,謹言慎行成了基本生存法則。

 

這個發現讓原po網友感慨萬千。

原來問題不在於住在重劃區或老社區,也不在鄰居的年齡層,而在於「房價本身就是一場殘酷的篩選」。即使是一戶三千萬的房子,如果住戶是父母出錢的年輕人,可能因為社會歷練不足,依然保有「愛嗆人、隨意指控人」的習慣。這種習慣終有一天會讓他們在現實社會中付出代價,也許是被網友告上法院,才會學會收斂。

 

他的朋友暗示,與其糾結社區類型,不如正視現實:鄰居的素質確實與房價成正比。這不是階級歧視,而是市場機制的自然結果。

 

「願所有看到這一篇的網友和我一樣早日中樂透!」原po網友最後幽默地說。

無論是買一般透天,還是選擇有律師進駐的高級社區,或許最重要的還是學會與不同的人相處。畢竟,再好的社區也難免有摩擦,而真正的素養,展現在我們如何面對這些日常衝突。與其期待完美的鄰居,不如從自己做起,成為別人眼中的好鄰居。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