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等待終現曙光!彰化交流道千頃農地將變身「中台灣新都心」
歷經半世紀的漫長等待,彰化交流道特定區都市計畫終於邁出關鍵一步。彰化縣政府昨日正式將第四次通盤檢討案呈報內政部都委會,這項被縣長王惠美稱為「彰化翻身最重要一役」的開發案,將把1400公頃禁錮多年的農業區,轉型為融合體育、文化、行政機能的「彰化信義計畫區」。
這塊沉睡已久的土地故事要回溯到1977年,當時台灣省政府劃定的特定區計畫,竟將72%土地(約1400公頃)劃為農業區,使得緊鄰國道交流道的黃金地段,數十年來未能發揮區位優勢。縣府建設處坦言,這種不合時宜的規劃,不僅造成土地資源浪費,更成為束縛彰化都市發展的緊箍咒。
2022年啟動的都市計畫程序,終於為這片土地帶來轉機。縣府提出創新的「三編五區」解編策略,首波將開發洋仔厝排水北側及大埔截水溝堤岸道路兩側共170公頃土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超前部署的「大巨蛋體育園區」規劃,王惠美縣長自信表示:「當其他縣市還在討論時,我們已準備好招商藍圖。」
這項開發案不僅是土地使用的變更,更是彰化對抗「台中磁吸效應」的戰略行動。規劃中的新縣政中心、萬坪公園、現代化總圖書館等建設,將形成複合型都市核心。縣長特別呼籲:「這是跨越黨派的彰化百年大計,需要所有立委共同爭取中央加速核定。」
值得注意的是,縣府將此案視為區域發展的火車頭,未來更計劃將成功經驗複製到和美、員林、北斗等交流道周邊。隨著中科二林園區等建設逐步到位,這個醞釀半世紀的都市計畫,或許真能讓彰化擺脫「過路縣」的宿命,蛻變為中台灣的新興都會核心。此刻,所有彰化人都在期待內政部都委會能聽見這座百年古城的轉型心聲。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