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砍股傷房」 專家警告:第二季房市恐提前下課?
——資金逃命潮來襲「賣房救股」VS「買房抗通膨」 兩派激辯結局是…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已引發連鎖反應,台灣房市亦面臨不確定性。當前市場觀點呈現兩極化,反映出政策風險下的複雜動態:
1. 負面衝擊論:股房連動效應主導
房仲業者擔憂,若台股因關稅戰持續下挫,第二季房市反彈預期恐落空。關鍵在於台灣特有的「股房連動」現象:
財富縮水效應:股市重挫將削弱高資產族群的置產能力
流動性危機:極端情境下可能出現「賣房救股」的惡性循環
心理預期影響:經濟不確定性將延緩購屋決策
2. 資金避險論:通膨預期帶動資產配置轉移
部分專家提出反向邏輯:
股市資金轉移:短期股市震盪可能促使資金轉向相對穩定的不動產
抗通膨需求:關稅推升物價預期,強化房地產的保值吸引力
交易量彈升:預估短期成交量可能增長10%,但價格波動幅度有限(約2%)
3. 產業差異化影響
科技業聚落房市(如台積電概念宅)呈現特殊走勢:
短期:受惠半導體產業優勢,仍有跟漲動能
長期:需警惕台積電海外擴廠導致的區域需求分散風險
印證房市「Location」核心原則,產業支撐型區域抗跌性較強
市場觀察重點:
台股波動持續性:若屬短期震盪,房市影響有限;若形成長期熊市,將觸發資產重估
利率政策走向:央行是否祭出寬鬆政策緩衝經濟衝擊
建商推案策略:329檔期後是否調整價格策略,將成重要風向球
建議購屋族現階段應:
關注科技產業聚落等「有實質需求支撐」的區位
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避免高槓桿操作
密切觀察Q2末市場成交量變化,作為進場時機參考指標
房市相較股市具有延遲反應特性,真正的衝擊或機會將在未來3-6個月逐漸明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