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銀200%收支比政策惹議 年輕夫妻驚呼:生一個孩子少貸200萬!
台灣銀行董事長凌忠嫄日前表示,針對首購、新青安及無自用住宅三大族群「房貸水龍頭已全開」,但同時坦言台銀房貸審核設定收入支出比為200%,是市場最嚴格標準。此話引發不動產估價師強烈批評,認為此舉等同變相排除首購族和年輕人,特別是生育子女的家庭,可能加劇少子化問題。
收支比200%的現實衝擊
根據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分析,收支比200%意味著借款人在支付最低生活費、其他貸款本息以及新房貸本息後,手頭還必須保留至少一半以上的資金。這對年輕購屋族造成巨大壓力。
以雙薪公務員家庭為例,夫妻月收入合計12萬元,扣除新北市兩人最低生活費3.38萬元後,僅剩2.62萬元可用於支付房貸本息。以當前利率2.185%~2.85%計算,30年期貸款額度僅約635~640萬元;40年期也僅能貸款755~760萬元。這意味著他們只能購買總價約1000萬元的房屋,且每建坪單價必須在40萬元以下。
若是單身購屋族情況更為嚴峻。月收入6萬元的單身人士,扣除基本生活費後,僅剩1.31萬元可用於房貸,30年期貸款額度僅345~350萬元,40年期也僅420~425萬元。在新北市這樣的預算很難找到合適的住宅,特別是新建案。
生育成為購屋負擔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生育子女反而會降低貸款額度。每增加一名子女,就需多扣除1.69萬元的最低生活費,進一步壓縮可貸款空間。這種設計變相懲罰生育家庭,與政府鼓勵生育的政策方向背道而馳。
陳碧源批評,這種高標準的收支比要求,等於直接排除了中低階公務人員和一般上班族,讓國家銀行變成「國家貴族銀行」。許多年輕人盤算後,可能選擇「直接躺平」,將資金投入ETF或其他投資,甚至選擇租賃社會住宅,遠離購屋市場。
房市整體環境變化
根據內政部最新數據,114年第1季全國房貸負擔率為44.53%,較上季下降2.09%,連續2季下降。六都房貸負擔率皆明顯下降,其中台中市降幅2.89%最大,其次為台南市2.83%、高雄市2.60%。
這波負擔率下降主要來自兩方面:全國中位數住宅價格較上季下跌2.72%(從1,028萬元降至1,000萬元),以及家戶可支配所得增加約2.21%(從95.56萬元增至97.67萬元)。不過,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平均利率緩升至2.249%,部分抵消了房價下跌和所得增加帶來的好處。
政策與現實落差
儘管政府推出多項優惠貸款政策,如新青安貸款提供較低利率和較高成數,但銀行的審核標準可能讓這些政策美意大打折扣。台銀強調的「水龍頭全開」與實際嚴格審核標準之間存在明顯落差。
金管會近期也宣布,自114年9月1日起,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案件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有關「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限制。這項政策旨在確保無自用住宅民眾的購屋權益,但若銀行內部審核標準過嚴,政策效果可能受限。
年輕世代購屋困境
這項爭議凸顯了年輕世代在購屋市場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儘管整體房貸負擔率略有下降,但對於收入不高的年輕家庭而言,購屋仍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特別是對於有生育計劃的夫妻,購屋壓力更加沉重。
專家建議,購屋前應該仔細計算房屋貸款負擔率,也就是每月房貸支出占家庭月收入的比例。一般建議將這個比率控制在30%以下,以避免過度的財務壓力。同時也應該考慮提高了首付比例,這是最直接降低貸款金額的方法。
台銀高收支比政策雖然出自風險管控的美意,但在實際執行上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社會後果。不僅可能排除真正需要購屋的年輕族群,更可能變相懲罰生育家庭,與國家鼓勵生育的政策方向相悖。
M觀點 隨著房市進入調整期,相關政策應該更加細緻地考量不同族群的實際需求,避免因過度保守的風險管控,反而加深了住房問題的社會矛盾。只有在風險管控與社會需求間取得平衡,才能真正實現居住正義的理想。
圖/google map M傳媒 https://94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