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老條例時程獎勵倒數,搶件潮湧現!
危老條例自2017年上路以來,已成為推動老屋重建的重要工具。然而,時程獎勵將於今年5月11日終止,引發全台搶件潮。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截至1月31日,全台危老重建受理案件達4,404件,核准案件數達4,110件,顯示屋主正加快腳步申請,以把握最後的獎勵時機。本文將深入分析危老條例的最新動態,並提供屋主申請建議。
危老條例時程獎勵:最後倒數
危老條例自2017年實施以來,前三年提供10%的時程獎勵,2020年修法後改為逐年遞減。今年5月11日,時程獎勵將僅剩1%,5月12日起則完全取消。這意味著,有危老重建需求的屋主,必須在5月11日前完成送件,才能享受時程獎勵紅利。
時程獎勵結束後的替代方案:規模獎勵
時程獎勵結束後,內政部將以「規模獎勵」取代。若能與鄰近土地合併開發,形成較大基地,最高可獲得10%的獎勵。此外,危老容積獎勵辦法仍提供多元獎勵,包括:
智慧建築:最高獎勵2%。
耐震設計:最高獎勵10%。
綠建築:最高獎勵10%。
無障礙設施:最高獎勵2%。
這些獎勵的總和不得超過基準容積的30%,若加上規模獎勵的10%,最高可達40%。
危老與都更的比較:進度與優勢
相較於危老重建的搶件潮,都市更新的進度則顯得相對平穩。截至2025年1月31日,全台僅四個縣市有都更案核定:
台北市:新增5件。
新北市:新增2件。
新竹市:新增1件。
高雄市:新增1件。
危老重建的優勢在於程序簡便、時程短,且無最小基地面積限制,適合單一地主或小型社區申請。而都更則適合大型基地整合,但程序複雜、耗時較長。
屋主如何把握最後機會?
盡快評估重建需求
屋主應盡快評估老屋的結構安全與重建需求,確認是否符合危老重建資格。
選擇專業團隊協助
危老重建涉及建築設計、法規申請、融資規劃等專業領域,建議屋主選擇信譽良好的建築師、建經公司或專業團隊協助。
整合鄰地,爭取規模獎勵
時程獎勵結束後,規模獎勵將成為主要誘因。屋主可嘗試整合鄰近土地,擴大重建基地,以爭取最高10%的獎勵。
提交申請,把握時程獎勵
若屋主希望享受時程獎勵,必須在5月11日前完成送件。建議提前準備相關文件,避免因時間緊迫而錯失機會。
未來展望:危老重建的持續推動
雖然時程獎勵即將結束,但危老重建的需求並未消失。內政部透過規模獎勵與多元容積獎勵,持續鼓勵老屋重建。對於屋主來說,無論是把握最後的時程獎勵,還是未來申請規模獎勵,危老重建仍是改善居住環境、提升資產價值的有效途徑。
危老條例的時程獎勵進入最後倒數,屋主應盡快評估需求並提交申請,以把握最後的獎勵紅利。未來,隨著規模獎勵的實施,危老重建將持續推動老屋重生,為都市更新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