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父留400萬房貸,子女繼承成負擔?台灣「負資產繼承」引發社會關注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這不是繼承,是逼我買房子!」一名網友在社群平台上無奈地分享,父親因為治療癌症,將家中老公寓增貸400萬元,卻在未償還的情況下過世。如今,子女若想繼承這間40餘年樓梯公寓二樓,必須先清償400萬的房貸,否則房屋將遭銀行拍賣。
這起案例揭示了台灣高齡社會中,長照財務規劃不足所帶來的「負資產繼承」問題。許多家庭在面對父母長期疾病或失能時,為了支付醫療費用,選擇抵押房產或增貸,卻未考慮到未來可能帶來的財務風險。
根據現行《民法》繼承規定,繼承人需同時繼承被繼承人的財產與債務。
在上述案例中,父親留下的老公寓市值約500-600萬元,但扣除400萬元房貸後,淨價值僅100-200萬元。若子女選擇繼承,需先籌措400萬元清償貸款,否則房屋將遭銀行拍賣。
房產達人張惠山指出,這種情況在雙北老公寓中較為常見。
表面上看似擁有資產,但扣除貸款、修繕成本後,實際價值所剩無幾。許多子女在情感與理性之間掙扎,明知不划算,仍選擇承擔債務。為了避免類似情況,專家建議,子女在繼承前應先請地政士試算房產淨值,理性評估是否值得繼承。此外,與銀行協商還款計劃,或考慮拋棄繼承或限定繼承,都是可行的選項。
此外,張惠山也提醒,長照財務規劃應提前進行。
例如,投保長照險、實物給付型保險可避免醫療費用侵蝕資產。若已經有房產,則可考慮「以房養老」或「留房養老」等方式,將房產轉化為穩定的現金流,減輕未來的財務壓力。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長照財務規劃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家庭在面對父母長期疾病或失能時,應提前規劃,避免因為未來的財務負擔,讓原本應該是「孝順」的行為,變成子女的沉重負擔。張惠山最後提醒,繼承前務必「停、看、聽」:停下來理性計算、看清楚負債狀況、聽取專業意見,才能避免讓孝心成為壓垮下一代的重擔。
張惠山(山哥來了)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128101607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官網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unyang591
日盈不動產社會住宅包租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