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80萬翻新30年老屋夠用嗎?內行人曝:這樣分配最聰明!」

「80萬翻新30年老屋夠用嗎?內行人曝:這樣分配最聰明!」
M-news 「80萬翻新30年老屋夠用嗎?內行人曝:這樣分配最聰明!」 最近朋友阿凱買了間30年的中古大樓,原本以為80萬預算綽綽有餘,結果裝修到一半才發現錢根本不夠用!像他這樣被裝修預算嚇到的首購族...

80萬翻新30年老屋夠用嗎?內行人曝:這樣分配最聰明!」

最近朋友阿凱買了間30年的中古大樓,原本以為80萬預算綽綽有餘,結果裝修到一半才發現錢根本不夠用!像他這樣被裝修預算嚇到的首購族還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用80-100萬翻新老屋到底現不現實?

 

最初規劃得很美好:

水電全換新、窗戶升級氣密窗、牆面重新粉刷、鋪設耐磨地板,再裝個整體衛浴。他算一算大概70萬就能搞定,剩下的錢還能買冷氣、冰箱等基本家電。但實際動工後,問題一個接一個冒出來...

 

先是老師傅拆除舊裝潢時,發現牆壁裡的水管嚴重鏽蝕,光是全室換管線就多花了8萬。接著又發現浴室防水層早就失效,重做防水又是5萬飛走。更別說那些當初沒算到的燈具、窗簾、廚具微整修,零零總總加起來,預算直接衝破百萬大關!

 

最崩潰的是,原本想說家電可以慢慢買:

結果裝完才發現,沒冷氣根本住不進去!最後他只好跟家人借錢,才把兩台冷氣和冰箱搞定。整個工程下來,總共花了快120萬,比原本預期多了快50%

 

幾位裝修老師傅告訴我們,像這種30年老屋翻新,最容易在這些地方超支:

隱蔽工程:像是水電管線、防水層這些看不見的,往往問題最大

結構補強:老房子常有牆壁裂縫、鋼筋外露等問題

拆除清運:老舊建材的處理費用經常被低估

 

不過也不是沒有省錢的方法

統包師傅建議,可以考慮分階段施工,先把錢花在最重要的水電、衛浴和地板,家電等入住後再慢慢添購。或是選擇SPC石塑地板這類平價但耐用的建材,也能省下不少預算。

 

其實80萬不是不能做,但要懂得取捨。

與其追求一次到位,不如先把基礎工程做好,其他部分等有預算再逐步完善。畢竟老屋翻新最怕的就是為了省小錢,結果在重要工程上偷工減料,最後反而要花更多錢來補救。

 

預算分配建議(以90萬為基準)

水電管線更新:約1525萬(30年老屋建議全室重拉,避免後續問題)

氣密窗更換:約815萬(視窗戶數量與品牌,一般58坪約換34扇)

牆面油漆:約58萬(含批土、防潮處理,若牆面狀況差可能更高)

耐磨地板:約612萬(SPC石塑地板較便宜,超耐磨木地板稍貴)

整體衛浴:約1020萬(一間基本款,若需乾濕分離或品牌款會更貴)

 

這樣加總大約 4480萬,看起來80萬似乎夠用?但實際上還有 拆除清運、燈具、窗簾、廚具微整新 等隱藏成本,加上 基本家電(冷氣×2、洗衣機、冰箱) 至少還要 1525萬,整體很可能會接近 100110萬,確實容易爆預算!

 

省錢建議

分階段施工:先做必要項目(水電、衛浴、地板),家電後續慢慢添購。

找統包比設計公司便宜:若沒有大改格局,統包報價通常比設計公司低2030%

二手或展示品家電:冷氣、冰箱可考慮功能正常的二手機,或品牌展示出清品。

各位正在考慮老屋翻新的朋友,你們的預算抓多少呢?有沒有什麼省錢妙招可以分享?歡迎留言一起討論,讓更多裝修新手能少走點彎路!

#老屋翻新實錄 #裝修預算控管 #首購族必看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