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三稅全趴!前2月土增稅、契稅、房地合一稅年減7%至18%
財政部11日發布稅收統計,顯示房市相關稅收表現低迷。土增稅、契稅和個人房地合一稅等「房市三稅」前兩個月全數下滑,年減幅介於7%至18%。其中,個人房地合一稅前2月年減18.5%,創下自2016年上路以來的同期最大減幅,反映出房市交易持續降溫的趨勢。
房市三稅表現:
土增稅:
前2月稅收12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0億元,年減7.4%。2月單月稅收因春節落點不同,較去年成長20%,但整體趨勢仍下滑。
契稅:
前2月稅收22.7億元,年減15.4%。2月單月稅收12.4億元,創下同月新高,主要受春節因素影響。
個人房地合一稅:
前2月稅收57.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億元,年減18.5%,為2016年以來同期最大減幅。2月單月稅收雖較1月增長82.62%,但較去年同月仍減少7.19%。
房市降溫原因:
財政部分析,房市交易由熱轉冷的主要原因包括:
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限制投資客貸款,抑制房市投機需求。
新青安貸款退燒:政策效應逐漸減弱,購屋需求減少。
民眾預期心理回歸理性:對房價上漲的預期降溫,購屋意願下降。
六都房市表現:
移轉棟數:前2月六都移轉棟數年減25%,六都全數減少,無一倖免。
土增稅:新北市減少6.4億元,減幅最顯著。
契稅:新北、台南、高雄減幅較大,僅桃園維持年增。
個人房地合一稅:2月僅新北和桃園年增,前2月僅新北維持年增。
財政部說明:
契稅:主要反映建物移轉,受新建案交屋影響大。
個人房地合一稅:反映買賣價差與持有時間長短,不單純依賴交易量。例如,新北市契稅減少,但個人房地合一稅增加,顯示部分區域仍有投資獲利交易。
房市三稅前2月全數下滑,顯示房市交易持續降溫。央行信用管制、新青安貸款退燒及民眾預期心理回歸理性,是導致房市冷卻的三大主因。未來,政府需密切觀察房市動態,並適時調整政策,以維持房市穩定與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