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經紀人都是騙局?資深房仲曝:真正厲害的都默默在做『這件事』!」
"公司灌業績養出的百萬頭銜根本沒用!買房老手揭密:看『這個數字』比業績重要100倍"
在房產交易市場中,「百萬經紀人」、「千萬銷售王」這類頭銜確實容易吸引目光,但這些稱號真的代表專業能力嗎?還是只是行銷話術?讓我們從幾個關鍵角度來分析:
1. 「百萬經紀人」頭銜的真相
許多所謂的「百萬經紀人」,其實只是靠「單筆高總價成交」堆出來的數字。
例如:
賣出一間 2000萬的房子,6%服務費就 120萬,立刻達標「百萬經紀人」。
但這樣的成績,可能只是運氣好接到一個高價物件,並不代表他「很會賣房」或「很會幫客戶把關」。
真正值得關注的指標:
穩定成交「件數」:一個房仲如果每月能穩定成交3-5件,代表他有扎實的客戶服務能力,而非只靠少數大單。
客戶回購率:老客戶是否願意再次委託?這比頭銜更能反映服務品質。
區域深耕年資:在相同區域做5年、10年的房仲,遠比「跳來跳去的百萬經紀人」更了解市場細節。
2. 為什麼「老派房仲」可能更值得信賴?
許多低調但資深的房仲,雖然沒有華麗頭銜,但具備以下優勢:
真實的市場經驗:他們看過房市起伏,能精準判斷「合理價格」,不會為了成交而哄抬或壓低價格。
避坑能力強:知道哪些社區有漏水糾紛、哪些建商售後服務差、甚至哪條街晚上噪音大,能幫客戶避開地雷。
服務穩定性高:長期在同一家公司或區域服務的房仲,通常靠「口碑」生存,不會為了短期業績犧牲客戶信任。
相反,那些「不斷換公司」的百萬經紀人,可能是靠「公司灌業績」或「短期衝刺」達標,但缺乏長期累積的專業深度。
3. 該如何挑選適合的房仲?
(1)如果你是「投資客」:
可以考慮高績效經紀人,因為他們通常有較多投資型房源,且談判速度快。
但要小心「過度包裝」的物件,務必自己多做比價。
(2)如果你是「自住買家」:
優先選擇在地深耕5年以上的房仲,他們更了解社區細節,能幫你找到真正適合長期居住的房子。
避開「一直換公司」的業務,穩定性高的房仲通常更重視客戶關係。
(3)無論選哪種,都要問這些問題:
「你過去一年成交的案子中,有多少是像我這樣的買家/賣家?」(驗證實際經驗)
「如果簽約後發現屋況問題,你會怎麼處理?」(測試專業度與責任感)
「你大部分客戶是怎麼找到你的?」(如果是老客戶介紹,通常可信度更高)
結論:頭銜只是行銷,真實能力才是關鍵
房產交易是人生重大決策,與其被「百萬經紀人」的光環迷惑,不如找一個:
穩定成交多筆(而非只靠少數高價單)
深耕區域多年(而非到處跳槽)
願意花時間了解你需求(而非只想快速成交)的房仲,才能真正保障你的權益!
你遇過「百萬經紀人」嗎?他們的服務真的比較好嗎?歡迎分享你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