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詐騙層出不窮!專家提醒交易安全機制不可少
近年來,房地產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許多民眾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陷阱,蒙受巨大損失。太平洋房屋五股店店長莊子賢提醒,購屋或租屋時務必提高警覺,透過完善的交易保護機制及政府推出的「地籍異動即時通」等服務,能有效降低風險,確保財產安全。
三大常見房地產詐騙手法
莊子賢店長指出,當前市場上最常見的房地產詐騙手法包括以下幾種:
LINE投資詐騙
詐騙集團透過LINE群組,以「低門檻、高報酬」為誘因,吸引民眾加入,進而誘騙屋主將房屋設定抵押貸款,最後將資金轉移至詐騙帳戶。
假債權法拍
不法分子先租屋取得地址,隨後將戶籍遷入,偽造債權文件後向法院聲請本票強制執行,導致房東的房屋遭法院法拍。
假屋主詐騙
詐騙者透過租屋方式取得房屋鑰匙,接著偽造所有權狀與身分證件,聯合不法代書將房屋過戶給第三方,導致真正的屋主權益受損。
如何預防房地產詐騙?專家建議 4 大防範措施
為了降低詐騙風險,莊店長建議民眾採取以下防範措施:
▌ 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知」
屋主可向地政事務所申請此服務,當房屋產權有異動時,系統將即時發送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讓屋主能夠及時發現異常並迅速應對。
▌ 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
若懷疑遭遇房地產詐騙,可立即撥打165 反詐騙專線,透過政府單位的協助,避免財產損失。
▌ 透過合法房仲進行交易
選擇合法立案的房仲業者,由專業人員審查房產資料、簽約流程及付款機制,能有效降低受騙風險。
專家提醒:建立交易安全機制,降低買賣風險
針對大筆金額的不動產交易,莊店長特別強調,買賣雙方應透過合法房仲,並使用**「價金履約保證」服務,確保買方的購屋款由第三方專戶管理,,降低交易風險,保障雙方權益。
此外,莊子賢指出應避免借名登記,雖然借名登記相當常見,也並非詐騙手法,但也是最容易衍生出產權糾紛,甚至導致房屋難以取回。他分享,曾有屋主早年將房產登記在親友名下,但未訂立正式協議,日後因產權歸屬不明,導致房屋難以取回。因此,莊店長提醒民眾,凡涉及房產交易都應事先規劃好法律保障機制,以確保自身權益不受侵害。
房地產交易金額龐大,詐騙手法不斷翻新,民眾在買賣房屋時務必提高警覺,多方查證,並尋求專業人士協助,才能確保交易安全,守護個人資產。
太平洋五股體系FB:
https://www.facebook.com/df88888?mibextid=wwXIfr&rdid=PaXhcC9Fo3f4Cl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