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七賢安居」社宅停工風波!受災戶安置計畫受阻
高雄「七賢安居」社會住宅原本是當地的一大亮點,不僅以5254戶的規模和1948坪的公益設施拿下國內社宅的兩個「第一」,更被視為安置「城中城」受災戶的重要計畫。然而,這項備受期待的工程卻在2022年12月風光動土後,傳出興建統包公司出現財務危機,並於去年10月停工,至今已超過5個月仍無復工跡象。國家住都中心證實,由於業者無法履約,已於今年2月終止契約,並將重新招標。
「七賢安居」不僅是高雄市「公益性跨區區段徵收」的首案,更是市政府承諾安置「城中城」受災戶的重要計畫。當時,台開董事長邱于芸以統包商台灣綠建科技董事長的身份出席動土儀式,並強調得知七賢安居的主要目標是安置受災戶後,便自告奮勇參與承包工程。然而,這份熱情與承諾卻因財務問題戛然而止。
記者實地走訪工地,發現現場圍起了圍籬,水泥地崎嶇不平,完全沒有施工的跡象。附近居民也表示,已經好幾個月沒看到工程車進出,也沒有工人施工。記者嘗試聯繫台灣綠建科技公司,但電話無人接聽,也無法取得其母公司台灣土地開發公司的回應。
國家住都中心對此回應,由於綠建科技遲遲未有積極履約的行動,且陸續收到法院的強制扣押命令,為避免工程進度持續落後,去年9月已與統包商啟動協商,並於今年2月雙方合意終止契約關係。住都中心強調,「七賢安居」因統包商財務問題導致解約的情況屬於特殊案例,未來將持續落實社會住宅的興建計畫,確保受災戶的安置需求不被耽誤。
高雄市都發局也表示,會持續與住都中心密切合作,掌握工程狀況,並確保社宅能夠提供給有居住需求的居民。然而,對於原本期待能盡快入住「七賢安居」的「城中城」受災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七賢安居」的停工風波,不僅讓高雄市的社宅計畫蒙上陰影,更讓「城中城」受災戶的安置計畫陷入停滯。社會住宅的興建,本應是實現居住正義的重要一步,但這次的事件卻暴露了工程執行中的風險與挑戰。未來,如何確保社宅計畫的順利推動,並讓受災戶盡快獲得安身之所,將是政府與相關單位必須正視的課題。希望「七賢安居」能盡快找到新的承建商,讓這項充滿意義的計畫重回正軌,為受災戶帶來真正的安居希望。
#七賢安居 #社會住宅 #城中城 #高雄 #居住正義 #停工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