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魂爆發!台中變身世界音樂客廳 盧秀燕 野餐墊上的國際外交 | M傳媒
【M傳媒 特派員 游穎達/專題報導】
當盧秀燕市長鋪開野餐墊,席地坐在市民廣場上,這個動作比任何官方致詞都更能說明2025台中爵士音樂節的真諦,這不只是場音樂盛宴,更是整座城市的生活革命。10月的晚風吹過,帶著黃瑞豐的鼓聲、謝明諺的薩克斯風,還有來自15個國家的爵士靈魂,在台中的夜空交織出屬於這個時代的音樂圖鑑。
▲ 2025台中爵士音樂節現場實景。(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記者游穎達台中傳真)
走在市民廣場,你會發現爵士樂早已跳脫傳統框架,成為這座城市最自然的呼吸節奏。今年邁入第21屆的台中爵士音樂節,與其說是年度活動,不如說已內化成台中的文化DNA。從清泉崗美軍俱樂部的歷史淵源,到現在橫跨市民廣場、勤美洲際酒店甚至街角餐酒館的音樂地圖,爵士在台中找到了最適合的生長方式。
▲ 2025台中爵士音樂節現場蒞臨貴賓合影。(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記者游穎達台中傳真)
今年最聰明的策展選擇,莫過於以「人聲」為主軸。當New York Voices的歌聲與台北爵士大樂隊交織,當Nana Rashid用丹麥語吟唱,我們才真正理解什麼叫做「音樂無國界」。人聲確實是最迷人的樂器,它不需要翻譯就能直達心底,這讓爵士音樂節從「表演活動」升級成「情感交流現場」。看著台下觀眾隨節奏搖擺,你會明白為什麼盧市長說「語言有點多餘」音樂本身就是最流利的共同語言。
▲ 台中市長盧秀燕親臨開場致詞。(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記者游穎達台中傳真)
更值得玩味的是,今年的爵士音樂節展現了驚人的「空間滲透力」。勤美洲際酒店的After Party設計,讓音樂從戶外廣場自然流淌進室內空間,創造出24小時不間斷的音樂體驗。這種「白場+夜場」的雙軌模式,不僅延長了活動的生命線,更讓參與者能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體驗方式,你可以是野餐墊上的輕鬆聽眾,也可以是酒店酒吧裡的鑑賞家。
▲ 2025台中爵士音樂節現場,台中市長盧秀燕與現場民眾同樂開心合影。(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記者游穎達台中傳真)
從政治角度看,這場音樂節其實是場高明的城市外交。當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馬紹爾群島等國大使與台灣民眾一起在星空下聽爵士,音樂早已超越政治語彙,成為最柔軟卻最有力量的國際語言。盧市長那句「Let's jazz together」與其說是口號,不如說是種生活主張——在音符流動的瞬間,所有人都能找到共鳴的頻率。
▲ 由舞台望去,台中爵士音樂節現場滿滿人潮實景。(圖/記者游穎達攝)
台中爵士音樂節最成功之處,在於它從不把自己框限在「文化活動」的範疇。你看見的是ABV餐酒館裡搖擺的酒杯、Rizy餐酒館裡沉醉的臉龐、台中市役所裡跨越世代的微笑。這是一場屬於全民的秋日慶典,讓爵士從高高在上的藝術形式,變成每个人都能擁抱的生活態度。
▲ 2025台中爵士音樂節現場滿滿人潮實景。(圖/記者游穎達攝)
當音樂節邁入第21年,它證明了一件事:台中用爵士寫日記,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成長軌跡。從美軍俱樂部到市民廣場,從黃瑞豐到謝明諺,這不只是音樂的傳承,更是城市靈魂的進化。或許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當某位年輕聽眾在台下被某段即興演奏觸動時,下一個台灣爵士傳奇正在悄然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