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賣厝阿明Line
  1. 首頁
  2. 熱門
  3. 生活

東門市場改建「縮水」風暴!攤商怒轟規劃歪七扭八,北市府急轉彎內幕

東門市場改建「縮水」風暴!攤商怒轟規劃歪七扭八,北市府急轉彎內幕
生活 東門市場改建「縮水」風暴!攤商怒轟規劃歪七扭八,北市府急轉彎內幕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說好的14層樓市場大樓,怎麼偷偷變成9層樓?」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台北市東門市場,原本期...

東門市場改建「縮水」風暴!攤商怒轟規劃歪七扭八,北市府急轉彎內幕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說好的14層樓市場大樓,怎麼偷偷變成9層樓?」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台北市東門市場,原本期待華麗變身為現代化綜合大樓,卻在今年7月驚傳改建計畫「縮水」,引發在地攤商強烈反彈。這座位於永康商圈精華地段的傳統市場,正面臨改建路上的關鍵轉折點,背後更牽動著捷運連通、攤商生計與都市發展的多角難題。

 

東門市場改建案就像台北市都市更新的縮影,在理想與現實、傳統與現代之間來回擺盪。這座從日治時期1928年就開始營運的老市場,見證了台北城的發展軌跡,如今卻在改建規劃上陷入多方角力的困境。

 

原本在2018年柯市府時期規劃的14層樓綜合大樓,突然在今年7月變成9層樓設計,這樣的「縮水」決策確實讓地方感到錯愕。從市府角度來看,可能是考量到建築成本、市場實際需求與營運效益,但問題在於決策過程缺乏與攤商的充分溝通,導致信任危機。

 

市場處提出的數據顯示,建蔽率從63%提升到80%,容積率維持560%,看似在有限空間內做了最有效利用。但對攤商來說,這些專業術語遠不如實際攤位大小、動線規劃來得重要。在地經營40多年的陳姓服飾攤商直言,現在的規劃「歪七扭八」,道出了基層心聲。

 

最讓攤商擔憂的是,他們在規劃過程中被邊緣化。

「連一次會都沒開過」的抱怨,反映出基層聲音未被充分聽取。面對信義路的商家好不容易爭取到攤位承諾,卻對後續規劃一無所知,這種不確定感正是反對聲浪的根源。從專業角度來看,傳統市場現代化確實需要專業規劃,但若缺乏第一線經營者的參與,很容易設計出「看起來很美,用起來很卡」的空間。攤商要求的「攤位大一點」、「真正符合市場使用」,其實就是希望規劃能貼近實際營業需求。

 

在台北市精華地段,每增加一層樓都意味著更多的公共服務空間與商業機會。

從社會局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到環保局清潔隊,多元的進駐單位確實需要足夠的空間來規劃。東門市場改建案的爭議,核心在於「溝通不足」與「願景模糊」。市府需要更積極地搭建與攤商的對話平台,讓專業規劃與實務經驗能夠充分交流。與其等到規劃定案才來說明,不如在設計階段就納入攤商意見。從都市發展角度,東門市場的改建不應只看成是傳統市場的更新,而是整個永康商圈的升級契機。如何透過這個案子,創造出傳統與現代共融的典範,需要更多創意思考。

 

現階段交付財建委員會審查是正確的一步,但後續需要更透明的評估過程。

特別是捷運連通道的可行性、樓層增加的成本效益分析,都應該攤在陽光下讓各界檢視。東門市場的改建,承載的不只是攤商的生計,更是台北市對待傳統文化與都市發展的態度。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如何保留市場的人情味與特色,同時引入新的營運思維,將是最大挑戰。

若能妥善處理東門市場改建案,建立良好的公私協作模式,將為後續的市場改建案立下標竿。

對於攤商與市民來說,我們期待的不只是一棟新大樓,而是一個能夠延續百年風華、同時注入新活力的生活場域。圖/google map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