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法第72條之2(銀行法72-2)俗稱「不動產放款天條」,它究竟是指什麼?(圖片來源:freepik)
近期限貸令新聞滿天飛,在閱讀相關產業新聞時,常會看到「不動產放款天條」銀行法第72條之2(銀行法72-2),但許多人對於它真正的意涵與影響卻一知半解。究竟銀行法第72條之2是什麼,又為何被稱為「不動產放款天條」?
其實這條法律因關係到銀行可貸出的房貸總量,更直接影響到房貸的供給與利率,對於有意購屋的民眾來說至關重要。
什麼是「銀行法第72條之2」?
「銀行法」是規範銀行放款的法條。第一條即表示其立法目的,為健全銀行業務經營,保障存款人權益,適應產業發展,並使銀行信用配合國家金融政策。
銀行法第72條之2完整條文如下:
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之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之和之百分之三十。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為鼓勵儲蓄協助購置自用住宅,經主管機關核准辦理之購屋儲蓄放款。
二、以中央銀行提撥之郵政儲金轉存款辦理之購屋放款。
三、以國家發展委員會中長期資金辦理之輔助人民自購住宅放款。
四、以行政院開發基金管理委員會及國家發展委員會中長期資金辦理之企業建築放款。
五、受託代辦之獎勵投資興建國宅放款、國民住宅放款及輔助公教人員購置自用住宅放款。
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規定銀行辦理前項但書放款之最高額度。
為何被稱「不動產放款天條」?
簡單來說,銀行能提供市場的房貸總額,有一個明確的上限。這個上限是根據銀行吸收的存款與發行的金融債券總和來計算的。由於這項規定對銀行的不動產放款能力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門檻,因此被業界形象地稱為「不動產放款天條」。
為什麼會有這項規定?
這項規定的設立有兩個核心目的:
- 維持銀行流動性與健全性:如果銀行將過多的資金集中於房地產貸款,一旦房市發生劇烈波動,銀行將面臨巨大的風險。這項規定有助於分散銀行的風險,確保其財務健全。
- 穩定房市、避免過熱:當房市過度熱絡時,銀行若無限制地提供貸款,會助長投機行為,導致房價泡沫化。透過此法條限制房貸總量,可以間接調控市場,達到穩定房價的目的。
實際範例看銀行法72-2如何影響你的房貸
假設有一家「樂屋銀行」,它的存款總餘額是1,000億元。根據銀行法第72條之2的規定,這家銀行在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上的總額,最多只能是:1000億元×30%=300億元
當市場景氣熱絡,購屋者大量申辦房貸,「樂屋銀行」的房貸餘額迅速增加,已達290億元。此時,銀行只剩下10億元的放款額度,為了避免超標,銀行就有可能會採取以下管理策略,以致影響最終貸款成數與利率:
- 提高房貸利率:將房貸利率從1.8%調高到2.2%,透過更高的成本來抑制申請量。
- 提高審核門檻:只接受信用狀況最優、財力證明最穩定的客戶申請,甚至要求更高的頭期款,降低核貸風險。
當然影響房貸成數與利率成有其他許多可能性,但銀行法72-2則為這分可能增添更多變因。
銀行法72-2排除限制項目:2025年9月起排除新青安
但並非所有不動產相關貸款,都會被計入銀行法72-2條的限額中。銀行法第七十二條之二規定之解釋令,銀行法72-2的排除項目下:
- 公私立各級學校
- 醫療機構
- 政府廳舍:用於提供民眾服務或辦公的場所,或業務人員必要得宿舍與設施
- 長期照顧服務機構
- 社會住宅
- 廠房:申請許可或登記的工廠及其相關設施
- 其他法律規定排除項目,如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等。
- 營建工程業營運週轉金,若資金用途符合上述排除項目的規定,也可不計入限額。
為落實協助無自用住宅民眾購買自住房屋的政策,並同時考量銀行辦理不動產貸款的風險,自2025年9月起,新青安貸款將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有關「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與上述幾項並列為銀行法72-2的排除限制項目之外。